文聘宇仲业,南阳宛人也,为刘表大将,使御北方。表死,其子琮立。太祖征荆州,琮举州降,呼聘欲与俱,聘曰:“聘不能全州,当待罪而已。”太祖济汉,聘乃诣太祖,太祖问曰:“来何迟邪?”聘曰:“先日不能辅弼刘荆州以奉国家,荆州虽没,常愿据守川汉,保全土境,生不负于孤弱,死无愧于地下,而计不得已,以至于此。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遂欷歔流涕。太祖为之怆然,曰:“仲业,卿真忠臣也。”厚礼待之。

授聘兵,使与曹纯追讨刘备于长阪。太祖先定荆州,江夏与吴接,民心不安,乃以聘为江下太守,使典北兵,委以边事,赐爵关内侯。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近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重辎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文帝践阼,进爵长安乡侯,假节。与夏侯尚围江陵,使聘别屯沔口,止石梵,自当一队,御贼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于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权住二十余日乃解去。聘追击破之。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九百户。聘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贼不敢侵。

文聘宇仲业,南阳宛人也,为刘表大将,使御北方。表死,其子琮立。太祖征荆州,琮举州降,呼聘欲与俱,聘曰:“聘不能全州,当待罪而已。”太祖济汉,聘乃诣太祖,太祖问曰:“来何迟邪?”聘曰:“先日不能辅弼刘荆州以奉国家,荆州虽没,常愿据守川汉,保全土境,生不负于孤弱,死无愧于地下,而计不得已,以至于此。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遂欷歔流涕。

译文:
文聘字仲业,是南阳宛县人,担任过刘表的大将,负责防守北方边疆。刘表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琮接管了荆州政权。曹操率军征讨荆州时,刘琮献出了整个荆州投降,并希望文聘能与他一起前往投降,但文聘说:“我不能保全整个荆州,应该承担罪责。”曹操渡过汉水后,文聘才去拜见了曹操。曹操问道:“你怎么这么晚才来?”文聘回答说:“以前不能辅佐刘荆州效忠于国家,虽然荆州已经丢失,但我仍然希望能坚守长江、汉水防线,保全我们的国土。我对生者不会辜负,对死者也不会感到遗憾。但因为形势所迫,我不得不这么做。心中深感悲伤和惭愧,所以没有早点前来见您。”说着就流泪了。曹操听后十分感慨,对他说:“仲业,你真是忠诚的臣子啊。”并给予他丰厚的待遇。

注释:

  • 文聘宇仲业(文聘):东汉末年人物,南阳宛县人。他是刘表手下的大将,曾抵御北方的威胁。
  • 南阳宛:古地名,位于现在中国湖北省的西部。
  • 刘表:东汉末年的一位军阀,曾任荆州刺史。
  • 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后来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
  • 太祖:指曹操。
  • 江夏:古地名,今湖北省鄂州市一带。
  • 太初:即曹操。
  • 江下太守:官名,负责管理江河下游地区的政治事务。
  • 乐进: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以勇猛著称。
  • 延寿亭侯、讨逆将军:官职称号,分别授予李典和乐进以示褒奖。
  • 石阳:地名,今河北省邢台市附近一带。
  • 长安乡侯:封爵名,表示地位和荣誉。
  • 夏侯尚:东汉末年曹魏将领,参与过多场重要的战役。
  • 文帝:指曹丕。
  • 五万众:形容兵力众多。
  • 孙权:三国时期的东吴君主。
  • 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九百户:增加官职和封地,数量累计。
  • 威恩:威望和恩德,这里指文聘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对百姓的关怀。
  • 震敌国:震慑敌国,表明文聘的影响力很大。
  • 贼不敢侵:敌军不敢侵犯文聘所在的地区,说明文聘的军事才能受到重视。
  • 青州刺史:官名,负责治理青州的行政工作。
  • 中郎将:古代官名,负责掌管宫中事务。
  • 离狐: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一带。
  • 官渡:地名,位于今天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一带。
  • 黎阳: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一带。
  • 程昱:东汉末年曹魏谋士,与李典等共同效力于曹操。
  • 船运军粮:指运送军队所需的物资。
  • 袁绍:东汉末年著名的军阀之一,曾与曹操争夺天下。
  • 质重少言:指文聘性格沉稳且寡言少语。

赏析:
《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中的文聘是一位具有卓越军事才能和高尚品德的人物。他忠于职守,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展现了一名忠臣应有的品质。他的事迹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英勇和忠诚,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英雄的崇拜和尊重。通过阅读这段历史,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变迁和人物性格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