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既建、为侍中。后有白毛玠谤毁太祖,太祖见近臣,怒甚。洽陈玠素行有本,求案实其事。罢朝,太祖令曰:“今言事者白玠不但谤吾也,乃复为崔琰觖望。此损君臣恩义,妄为死友怨叹,殆不可忍也。昔萧、曹与高祖并起微贱,致功立勋。高祖每在屈笮,二相恭顺,臣道益彰,所以祚及后世也。和侍中比求实之,所以不听,欲重参之耳。”洽对曰:“如言事者言,玠罪过深重,非天地所覆载。臣非敢曲理玠以枉大伦也,以玠出群吏之中。特见拔擢,显在首职,历年荷宠,刚直忠公,为众所惮,不宜有此。

然人情难保,要宜考核,两验其实。今圣恩垂含垢之仁,不忍致之于理,更使曲直之分不明,疑自近始。“太祖曰:”所以不考,欲两全玠及言事者耳。“洽对曰:”玠信有谤主之言,当肆之市朝;若玠无此,言市者加诬大臣以误主听;二者不加检核,臣窃不安。“太祖曰:”方有军事,安可受人言便考之邪?狐射姑刺阳处父于朝,此为君之诫也。“

诗句

魏国既建、为侍中。后有白毛玠谤毁太祖,太祖见近臣,怒甚。洽陈玠素行有本,求案实其事。罢朝,太祖令曰:“今言事者白玠不但谤吾也,乃复为崔琰觖望。此损君臣恩义,妄为死友怨叹,殆不可忍也。昔萧、曹与高祖并起微贱,致功立勋。高祖每在屈笮,二相恭顺,臣道益彰,所以祚及后世也。”和侍中比求实之,所以不听,欲重参之耳。

译文

魏国建立之后,他担任侍中。后来有人指控白毛驌诽谤太祖,太祖见了亲近的大臣非常生气。和洽指出驌平时行为本分,请求查明真相。退朝之后,太祖下诏说:“现在有人说驌不仅诽谤我,还对崔琰心怀不满。这损害了君主和臣子的恩义,胡乱地为死去的朋友抱怨,实在令人难以忍受。过去萧何、曹参和高祖一起从平民出身,建立了功勋。高祖每次处在屈辱的境地,两位丞相都恭敬顺从,臣道更加明显,这就是他们能够受到后代的尊崇的原因。”和侍中想要亲自核实这件事,但太祖不同意,希望让他再复核一次。

注释

  • 魏国:指三国时期的魏国。
  • 侍中:官名,是皇帝的顾问。
  • 白毛驌:指人白毛玠。
  • 崔琰: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因直言进谏而遭到曹操的忌恨。
  • 太祖:指曹操(即魏武帝)。
  • 狐射姑刺阳处父于朝:出自《左传》,意思是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打击别人,这是给国君的警诫。
  • 狐射姑: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射姑。
  • 阳处父: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 太祖:此处指曹操。
  • 和侍中:和洽,字侍中,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之一。
  • 方有军事:正忙于战事。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曹操对待下属的态度以及他处理事务的方式,体现了他的公正和谨慎。他首先斥责那些攻击自己的臣子,然后要求和洽调查真相,显示了他对于忠诚和正直的尊重。此外,他也意识到在国家大事面前需要慎重行事,不能轻易被谗言所惑。整首诗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成熟和睿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