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刺史高于表为骑都尉,林辞不受。后刺史梁习荐州界名士林及杨俊、王淩、王象、荀纬,太祖皆以为县长。林宰南和,治化有成,超迁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有绩。文帝为五官将,林为功曹。太祖西征,田银、苏伯反,幽、冀扇动。文帝欲亲自讨之。林曰:“昔忝博陵,又在幽州,贼之形势,可料度也。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银、伯犬羊相聚,智小谋大,不能为害。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文帝从之,遣将往伐,应时克灭。出为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入为丞相东曹属。魏国既建。拜尚书。文帝践阼,迁少府,封乐阳亭侯,转大司农。明帝即位,进封高阳乡侯,徙光禄勋太常。晋宣王以林乡邑耆德,每为之拜。或谓林曰:“司马公贵重,君宜止之。”林曰:“司马公自欲敦长幼之叙,为后生之法。贵非吾之所畏,拜非吾之所制也。”言者踧踖而退。时论以林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林遂称疾笃。拜光禄大夫。年八十三,薨,追赠骠骑将军,葬如公礼,谥曰贞侯。子旹嗣。为泰山太守。坐法诛。旹弟静绍封。
三国志 · 魏书 · 和常杨杜赵裴传
### 诗句
并州刺史高于表为骑都尉,林辞不受。
### 译文
并州刺史高和上奏朝廷,推荐林彪担任骑都尉一职,但林彪拒绝接受。
### 关键词解释
- 并州刺史:指东汉末年曹操统治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份的高级官员。
- 骑都尉: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负责统领骑兵。
- 辞不受:拒绝接受任命。
###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人物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高和向朝廷推荐林彪,而林彪却坚决拒绝这一职位,显示了林彪的坚定立场和高尚品质。同时,诗歌也展示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现实。
### 注释与解析
- 高和:即高和,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地方官员。
- 林彪:这里可能是对人名的误写或省略。
- 骑都尉: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负责统领骑兵。
- 辞不受:拒绝接受任命。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态度。通过描绘高和推荐林彪担任骑都尉的场景,诗人展示了林彪对于职责的坚守和对于权力的淡泊。诗中通过对话形式,增加了情节的戏剧性,同时也体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关系纠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三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