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遂至寿春。张式等皆自首,乃穷治其事。彪赐死,诸相连者悉夷三族。朝议咸以为《春秋》之义,齐璀杼、郑归生皆加追戮,陈尸斫棺,载在方策。淩、愚罪宜如旧典。

乃发淩、愚冢,剖棺,暴尸于所近市三日,烧其印绶、朝服,亲土埋之。进弘、华爵为乡侯。广有志尚学行,死时年四十余。

毋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也。父兴,黄初中为武威太守,伐叛柔服,开通河右,名次金城太守苏则。讨贼张进及讨叛胡有功,封高阳乡侯。入为将作大匠。俭袭父爵,为平原侯文学。明帝即位,为尚书郎,迁羽林监。以东富之旧,甚见亲待。出为洛阳典农。时取农民以治宫室,俭上疏曰:“臣愚以为天下所急除者二贼,所急务者衣食。诚使二贼不灭,士民饥冻,虽祟美宫室,犹无益也。”迁荆州刺史。

《三国志·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钟传》翻译与赏析

原文及译文

1. 张式等皆自首,乃穷治其事。

  • 关键词: 张式、自首、穷治之事
  • 译文: 随着张式的主动投案,对此事进行了彻底调查和处理。

2. 凌赐死,诸相连者悉夷三族。

  • 关键词: 凌、赐死、三族
  • 译文: 王凌被处死,与其有牵连者全部被消灭三族。

3. 朝议咸以为《春秋》之义,齐崔杼、郑归生皆加追戮,陈尸斫棺,载在方策。

  • 关键词: 朝议、《春秋》之义、崔杼、郑归生、陈尸斫棺
  • 译文: 朝廷的讨论认为《春秋》中记载的义例,齐国的崔杼和郑国归生都被处以了极刑,他们的尸体被陈列出来,并且被砍成棺材,这些记载都记录在史籍之中。

4. 乃发淩、愚冢,剖棺,暴尸于所近市三日,烧其印绶、朝服,亲土埋之。

  • 关键词: 发墓、暴尸、焚毁印绶、朝服、亲土埋葬
  • 译文: 下令挖掘王淩、王愚的坟墓,挖出棺材并把尸体暴露在附近市场上三天,然后焚烧了他们的印章和官服,亲自将他们埋在土里。

5. 进弘、华爵为乡侯。

  • 关键词: 进爵为侯
  • 译文: 授予王宏和王华侯爵位,成为乡侯。

赏析

1. 历史背景与人物关系

  • 这段记载反映了三国时期魏国内部的复杂政治斗争。通过王凌和王愚的事件,可以看到权力斗争中的残酷一面,以及为了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严厉措施。

2. 法律与道德观念

  • 《春秋》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往往带有强烈的道德判断。在文中提及的“《春秋》之义”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诚与不忠、正义与邪恶的不同态度和评价标准。

3. 政治策略与决策

  • 王凌事件展示了曹操在面对叛乱时的果断与无情,不惜采取极端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同时,这也反映了曹操在政治决策中的权力欲和对忠诚臣子的极端不信任。

4. 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

  • 王凌事件的记载不仅是历史文献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

《三国志·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钟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直接证据,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道德观念、政治策略和文化价值观。通过对这些历史文本的研究与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