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诗句
1.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2.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3.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4.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5.从先主就刘表。
6.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7.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8.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
9.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10.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11.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
12.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13.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
译文
1.我最终不会留下,我要立下功劳报答曹操。
2.曹操因为关羽的话去回报了曹操,曹操认为他的行为是值得称赞的。
3.于是关羽杀死了颜良,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开,再次给他增加赏赐。
4.关羽把所有得到的赏赐都收起来,然后写了一封信告别,然后投奔了刘备到袁绍的军队中。
5.关羽跟随刘备到了刘表那里。
6.刘表去世后,曹操平定了荆州地区,刘备从樊城带兵向南渡过长江,另派关羽乘坐着几百艘船会合到了江陵。
7.曹操追击刘备直到当阳的长坂,刘备斜着向汉江方向逃走,恰好和关羽的船相遇,一起到达了夏口。
8.孙权派遣军队辅助刘备抵抗曹操,曹操领兵撤退回去。
9.刘备收复了江南各地的郡县,就给关羽封赏官位,任命他为襄阳太守和荡寇将军,驻守在长江以北。
10.刘备向西攻取了益州,任命关羽担任董督荆州事务。
11.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但是以前并不认识马超,所以关羽写信询问诸葛亮:“马超这个人能比得上谁?”
12.诸葛亮知道关羽是因为过去的事件耿耿于怀,就回答说:“马超兼具文才和武略,他的英勇超过了常人,可以称得上是一代英豪,即使是像黥布和彭越这样的人物,也不能与他相提并论,但他仍然不能超过关羽的非凡才能。”
13.由于关羽的胡须很美,所以诸葛亮称其为髯公。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关羽从曹操手下逃脱,追随刘备到南方建立势力,以及他在三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诗中的关羽形象生动,展现了他的勇猛与忠诚,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过去的恩怨无法放下的性格特点。通过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关羽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