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乾字公佑,北海人也。先主领徐州,辟为从事,后随从周旋。先主之背曹公,遣乾自结袁绍,将适荆州,乾又与麋竺俱使刘表,皆如意指。后表与袁尚书,说其兄弟分争之变,曰:“每与刘左将军、孙公佑共论此事,未尝不痛心入骨,相为悲伤也。”其见重如此。先主定益州,乾自从事中郎为秉忠将军,见礼次麋竺,与简雍同等。顷之,卒。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也。少与先主有旧,随从周旋。先主至荆州,雍与麋竺、孙乾同为从事中郎,常为谈客,往来使命。先主入益州,刘璋见雍,甚爱之。后先主围成都,遣雍往说璋,璋遂与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先主拜雍为昭德将军。优游风议,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诸葛亮已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无所为屈。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题目,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总结和提炼。本题难度不大,考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后表与袁尚书,说其兄弟分争之变,曰:‘每与刘左将军、孙公佑共论此事,未尝不痛心入骨,相为悲伤也。’其见重如此”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字公佑,北海人。先主刘备领徐州时,任他为从事,后来随从刘备周旋。②刘备离曹公去益州,派孙乾去袁绍处自结,将去荆州,又派孙乾和麋竺一起去刘表处,都如意指。③麋竺,字元琪,北海郡人(今山东潍坊安丘)。④简雍,字宪和,涿郡人。少与刘备有旧交。随从刘备奔走各地。⑤刘璋,字德然(或作季然),益州牧刘焉之子,刘璋性格宽厚。⑥先主刘备围成都时,派简雍去劝刘璋归顺,刘璋遂与简雍同车而出城归顺。⑦刘备拜简雍为昭德将军,并优游风议。简雍性情简傲跌宕,在先主刘备坐席上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诸葛亮以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无所为屈。⑧当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简雍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