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时,宓同郡王商为治中从事,与宓书曰:“贫贱困苦,亦何时可以终身!卞和炫玉以耀世,宜一来,与州尊相见。”宓答书曰:“昔尧优许由,非不弘也,洗其两耳;楚聘庄周,非不广也,执竿不顾。《易》曰‘确乎其不可拔’,夫何炫之有?且以国君之贤,子为良辅,不以是时建萧、张之策,未足为智也。仆得曝背乎陇亩之中,诵颜氏之箪瓢,咏原宪之蓬户,时翱翔于林泽,与沮、溺等俦,听玄猿之悲吟,察鹤鸣于九皋,安身为乐,无忧为福,处空虚之名,居不灵之龟,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斯乃仆得志之秋也,何困苦之戚焉!”后商为严君平、李弘立祠,宓与书曰:“疾病伏匿,甫知足下为严、李立祠,可谓厚党勤类者也。观严文章,冠冒天下,由、夷逸操,山岳不移,使扬子不叹,固自昭明。如李仲元不遭《法言》,令名必沦,其无虎豹之文故也,可谓攀龙附凤者矣。如扬子云潜心着述,有补于世,泥幡不滓,行参圣师,于今海内,谈咏厥辞。邦有斯人,以耀四远,怪子替兹,不立祠堂。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于是蜀学比于齐、鲁。故《地里志》曰:”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汉家得士,盛于其世;仲舒之徒,不达封禅,相如制其礼。夫能制礼造乐,移风易俗,非礼所秩有益于世者乎!虽有王孙之累,犹孔子大齐桓之霸,公羊贤叔术之让。仆亦善长卿之化,宜立祠堂,速定其铭。“

许靖的诗句”清谈不倦,爱乐人物“出自《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原文如下:

\text{爱乐人物,诱纳后进}    

这首诗的译文是:虽然年纪已经七十余岁,但我依然热爱和享受与人交流的乐趣,不断吸引和培养后辈。丞相诸葛亮都为我的这份精神所折服。

关键词解释与赏析:

  • “爱乐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愿意与人为善、乐于交往的态度。
  • “诱纳后进”:意味着诗人不仅自己喜欢学习,还乐于吸引并接纳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帮助他们成长。

结合注释和译文,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含义。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爱好和行为,展现了一种超越年龄和文化的人格魅力和智慧。他不仅关注当下的生活乐趣,更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和对后辈的教育。这种精神和行为在历史上被广泛赞誉,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和赏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多才多艺、富有人文情怀的诗人形象。他的诗作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