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仕州不过书佐,后又为众人所谤毁于州牧刘璋,璋髠钳囗为徒隶。会先主入蜀,溯流北行。囗欲纳说先主,乃往见庞统。统与囗非故人,又适有宾客,囗径上床卧,谓统曰:“须客罢当与卿善谈。”统客既罢,往就囗坐,囗又先责统食,然后共语,因留信宿,至于经日。统大善之,而法正宿自知囗,遂并致之先主。先主亦以为奇,数令囗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成都既定,先主领益州牧,拔囗为治中从事。囗起徒步,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诸葛亮虽外接待囗,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囗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囗行事,意以稍疏,左迁囗为阳江太守。
囗闻当远出,私情不悦,往诣马超。超问囗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囗曰:“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又谓超曰:“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囗言大惊,默然不答。囗退,具表囗辞,于是收囗付有司。
诗句
囗仕州不过书佐,后又为众人所谤毁于州牧刘璋,璋髠钳囗为徒隶。
会先主入蜀,溯流北行。囗欲纳说先主,乃往见庞统。统与囗非故人,又适有宾客,囗径上床卧,谓统曰:“须客罢当与卿善谈。”统客既罢,往就囗坐,囗又先责统食,然后共语,因留信宿,至于经日。```
### 译文
刘表在荆州任职时不过是一名文书,后来被众人诋毁陷害,被刘表的手下给戴上了刑具变成囚犯。
这时刘备进入蜀地,顺流北上。刘表的儿子刘琮向刘备投降,刘表也被废掉官职。关羽想要游说刘备,于是去找庞统。但两人不是朋友,庞统又有宾客在场,关羽直接上了床躺好,对庞统说:“等客人走了我才能跟你好好聊聊。”庞统的客人结束后,就去跟关羽说话,关羽又先责怪庞统吃饭,然后才跟他聊天,并留住了关羽多天。庞统十分欣赏,而法正早就知道关羽,便一并推荐给刘备。刘备也觉得这个人很奇特,多次命关羽去宣传军事,指派诸将,使出主意,受到赏识。成都平定之后,刘备兼任益州牧,提拔关羽为治中从事。关羽从徒步行走起家,一天之内就在荆州人的头上高过了,神态骄横自负,自认为得到重用的机会更多了。诸葛亮虽然表面上对关羽表示尊敬和欢迎,但内心并不完全认同他的行为,多次秘密地向刘备报告关羽的心思,认为关羽的志向和气量难以保全。刘备既尊敬信任诸葛亮,也考察关羽的行为,觉得他有些疏离,就把关羽调任到阳江做太守。
关羽听说要远走他乡,心中不满,就去拜访马超。马超问关羽:“你才具出众杰出,主公待你非常厚道,说你应当和孔明、赵云等人一样,齐头并进,怎么会被外放小郡呢?这难道不让人失望吗?”关羽回答说:“老家伙行为荒唐可笑,还能说些什么!”又说:“你在外,我在内,天下不值得拥有。”马超在异乡漂泊回来后,常常心怀危惧,听说关羽的话后十分震惊,沉默不语。关羽离开后,就写了奏章弹劾关羽,于是将关羽交给有关部门审理。”`
注释
- 囗仕州: 指刘表之子刘琮向刘备投降并请求投降。
- 髡钳: 古代一种刑罚,剃发戴铁箍。这里指刘琮被戴上了刑具变成囚犯。
- 先主: 指刘备。
- 统: 庞统,字士元,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和军事家,与诸葛亮同是蜀汉开国的重要人物。
- 阳江: 地名,可能是一个较小的郡县。
- 巿: 古代官名,负责接待宾客。
- 奉使称意: 奉命出使,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得到了君主的赏识和满意。
- 识遇日加: 对某人的赏识和器重日益增加。
- 形色嚣然: 神情傲慢,态度傲慢。
- 法正: 法正,字孝直,原籍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刘备帐下谋士、部将,蜀汉后期重要政治家、军事家。
- 蜀地: 三国时期指四川地区。
- 治中从事: 官职名,管理政务的官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刘表之子刘琮向刘备投降的过程,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同时,通过关羽和刘表的关系以及其个人行为的描写,展示了关羽的个性特点和当时的社会风气。诗中的“先主”即刘备,他在这首诗中被描绘成一个既有政治智慧又不失人性的角色,而关羽则显得骄傲自大、不拘小节。这首诗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