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丰官至朱提太守。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也。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遂随从周旋,常为宾客。先主定益州,以琰为固陵太守。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余,随丞相亮讽议而已。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琰与亮笺谢曰:“琰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自先帝以来,纷纭之论,殆将倾覆。颇蒙明公本其一心在国,原其身中秽垢,扶持全济,致其禄位,以至今日。间埏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虽必克己责躬,改过投死,以誓神灵;无所用命,则靡寄颜。”于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
以下是对《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的逐句翻译、注释和赏析。
译文:十二年,诸葛亮去世,刘备发病而死。平常以为诸葛亮会自己弥补恢复,但认为后人不能,所以才有此愤激之言。陈震官至朱提太守。
注释:
- 十二年: 指的是公元223年,当时刘备已经去世,而诸葛亮也在同年去世。
- 平闻亮卒: 指刘备听说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发病而死。
- 发病死: 指刘备因悲伤过度而突发疾病去世。
- 平常: 平时,通常的意思。
- 冀亮当自补复: 意思是期望诸葛亮能自己恢复健康。
- 策后人不能: 认为他人无法代替诸葛亮。
- 故以激愤也: 因此产生了愤慨。
- 丰官至朱提太守: 指陈震最终担任了朱提太守这一职位。
译文:刘琰字威硕,是鲁国人。先主在豫州时,他被任命为从事,因其家族背景良好,有风度和才华,善于谈论,所以受到厚待,并跟随他出入。先主平定益州后,任命刘琰为固陵太守。后来后主即位,封他为都乡侯,他的职位常常位列李严之下,成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升任车骑将军,但他不参与国政,只是带领一千多名士兵,随丞相诸葛亮讽议而已。他的车服饮食被形容为奢侈靡费,侍婢数十人都能歌唱乐舞,他还教她们诵读《鲁灵光殿赋》。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诸葛亮责让他。刘琰给诸葛亮写信说:“我天生性情空虚,原本品行低劣,加上又有酗酒之弊,从先帝以来,纷纭之论,几乎要颠覆国家。蒙受明公一心为国家考虑,宽恕我的过失,扶持我保全性命。虽然我必定克己责躬,改过自新,发誓向神灵保证,无所用命,则无颜见世。于是诸葛亮派遣刘琰返回成都,官位如故。”
赏析:这段文字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个人情感的纠葛。通过描绘刘琰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他们各自的个性和命运。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诚、才能和个人品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