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延熙元年,诏琬曰:“寇难未弭,曹睿骄凶,辽东三郡劳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睿大兴众役,还相攻伐。囊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任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畔。”又命琬开府,明年就加为大司马。
东曹掾杨戏索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诗句翻译
诸葛亮去世后,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不久又加封他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等职,并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这时正值新丧元帅,远近人心惶惶。蒋琬出类拔萃,在群僚之右,既没有悲伤的神情,也没有喜悦的面色,举止神情与平常无异,因此众人逐渐信服于他。延熙元年,朝廷下诏给蒋琬说:“寇患尚未平息,曹睿骄横凶悍,辽东三郡因他的暴虐而劳苦不堪,于是联合起来,与他相离隔。曹睿大兴众役,还相互攻打。秦国的灭亡,赵胜、马超率先反叛,如今有此变故,正是天时。你应当严加治理,统领诸军驻守汉中,待吴国有所行动,我们东西两路应互相支持,以乘机击破他们的叛心。”又命令蒋琬开府,第二年就在他基础上加授为大司马。
译文
诸葛亮死后,任命蒋琬担任尚书令,不久后又提升他为行都护、假节、兼任益州刺史等官职,并晋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为安阳亭侯。这时正值新丧元帅,远近人心惶惶。蒋琬出类拔萃,在群僚之右,既没有悲伤的神情,也没有喜悦的面色,举止神情与平常无异,因此众人逐渐信服于他。延熙元年,朝廷下诏给蒋琬说:“寇患尚未平息,曹睿骄横凶悍,辽东三郡因他的暴虐而劳苦不堪,于是联合起来,与他相离隔。曹睿大兴众役,还相互攻打。秦国的灭亡,赵胜、马超率先反叛,如今有此变故,正是天时。你应当严加治理,统领诸军驻守汉中,待吴国有所行动,我们东西两路应互相支持,以乘机击破他们的叛心。”又命令蒋琬开府,第二年就在他基础上加授为大司马。
注释
寇难未弭:指敌人还没有被消灭。
曹睿:即曹操的儿子曹睿。
囊秦之亡:比喻国家覆灭。
胜、广首难:指的是东汉末年蜀将张鲁之子张胜和马超等人首先起兵反抗曹操。
东曹掾: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官名,负责管理东曹事务。
面从后言:形容人当面顺从别人的话,背地里却说相反的话。
戏:杨戏,当时担任东曹掾。
见应:指对蒋琬的言论有回应。
戏欲赞吾是耶:意思是杨戏想要赞同蒋琬的观点,但是并非出于他的本意(即内心并不认同)。
反吾言:即反对蒋琬的观点,显露了蒋琬的错误。
默然:不说话的样子。
快:快乐,这里指杨戏得到自己想要的好处。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蜀国新任大将军蒋琬如何处理政事以及对待下属的态度。在处理政事上,蒋琬表现出了冷静和果断,能够根据当前形势作出正确的决策;在对待下属方面,他能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既不偏袒也不歧视,展现出了他的胸怀和气度。此外,诗中也反映了蜀国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