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人蜀,末见知待。时益州从事张裕善相,芝往从之,裕谓芝曰:“君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先主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太守。所在清严有治绩,人为尚书。

先主薨于永安。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于权。

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

邓芝的生平及成就

基本信息:

  • 字号: 邓芝,字伯苗,出生于义阳新野。
  • 祖先背景: 邓芝是汉代司徒禹的后代。
  • 入蜀经历: 邓芝在汉末时期随家人迁至益州,未被当时人所知。
  • 政治生涯: 邓芝先后担任益州从事和郫县令,后升至广汉太守。

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 与张裕交往: 邓芝与益州从事张裕相识并成为朋友,张裕认为邓芝有宰相之才。
  • 与庞羲结盟: 邓芝依讬于喜好士人的巴西太守庞羲,得到了庇护。
  • 与孙权修好: 邓芝出使吴国,通过外交手段为刘备赢得喘息机会。

邓芝的政治生涯不仅体现了他卓越的智慧和胆识,也反映了三国时期蜀国与东吴之间的复杂关系。他的事迹在《三国志 · 蜀书 · 邓张宗杨传》中有详细记载,展示了其忠诚和智谋。

译文与注释

原文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人蜀,末见知待。时益州从事张裕善相,芝往从之,裕谓芝曰:“君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先主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

翻译

邓芝,字伯苗,来自义阳新野。他是汉司徒禹的后人。汉末期间,邓芝来到益州,但并未受到重视。当时的益州从事张裕擅长看相,邓芝前去拜访张裕,张裕对邓芝说:“您年已七十余岁,官至大将军,被封侯。”邓芝听闻巴西太守庞羲喜欢招纳贤才,于是前去投奔庞羲。

原文

先主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太守。所在清严有治绩,人为尚书。

翻译

先主刘备平定益州后,邓芝被任命为郫邸阁督。刘备外出到郫县时,与邓芝交谈后非常赞赏他,提拔他为郫县县长,后又升至广汉太守。他在任职的地方治理严谨有成效,还曾被任命为尚书。

邓芝的生平事迹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才华和勇气,更反映出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与东吴之间的微妙关系。他的政治手腕和外交策略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喘息空间,也为后来蜀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赏析

邓芝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具有卓越才能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邓芝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的个人能力,更在于他对于时局的敏锐洞察和善于把握机遇的能力。

邓芝在政治上表现出色,无论是在益州、广汉还是其他领域,他都显示出了非凡的治理能力和政治智慧。他的政策不仅稳定了益州的局势,也为蜀汉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邓芝在外交上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他的外交手腕不仅帮助刘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还为刘备在东吴和其他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这不仅有助于巩固蜀汉的政权,也为后来的北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邓芝是一位极具才华和远见的政治家,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个人能力上,更在于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担当。他的事迹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传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