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卫将军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舆法驾迎于永昌亭,筑宫。以武帐为便殿,设御座。
己卯,休至,望便殿止住,使孙楷先见恩。楷还,休乘辇进,群臣再拜称臣。休升便殿,谦不即御坐,止东厢。户曹尚书前即阶下赞奏,丞相奉玺符。休三让,群臣三请。休曰:“将相诸侯咸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玺符。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舆。百官陪位,綝以兵千人迎于半野,拜于道侧。休下车答拜。即日,御正殿,大赦,改元。是岁,于魏甘露三年也。
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诏曰:“夫褒德赏功,古今通义。其以大将军綝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武卫将军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威远将军(授)
为右将军、县侯。偏将军干杂号将军、亭侯。长水校尉张布辅导勤劳,以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董朝亲迎,封为乡侯。“又诏曰:”丹杨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是陈寿所编的《三国志》的一部分,详细记录了孙权及其儿子们的历史事迹。以下是对这段历史文献的逐句注释:
- 武卫将军恩行丞相事
- 注释:武卫将军孙恩代理丞相职位,负责军事与行政。
- 译文:吴国的军事将军孙恩暂时担任国家的行政职务,如同古代的丞相。
- 率百僚以乘舆法驾迎于永昌亭,筑宫
- 注释:孙权亲自率领文武百官乘坐皇帝专用的车辆(乘舆)前往永昌亭,并在这里开始建造宫殿。
- 译文:孙权带领所有官员乘坐皇帝专用的马车,从永昌亭出发,在此处建造新的官邸。
- 以武帐为便殿,设御座
- 注释:将武帐作为便殿使用,并设置皇帝专用的座位。
- 译文:孙权选择武官的帐篷改造为临时的宫殿,并设立皇帝座位。
- 己卯,休至,望便殿止住,使孙楷先见恩
- 注释:孙权抵达,在便殿停下,让孙楷先去拜见孙恩。
- 译文:当孙权到达时,他停在便殿中,由孙楷先行去会见孙恩。
- 楷还,休乘辇进,群臣再拜称臣
- 注释:孙楷回来后,孙权坐着辇车前行,所有大臣再次下跪称臣。
- 译文:孙楷回到便殿,孙权随后进入,全体朝臣再次下跪表示臣服。
- 升便殿,谦不即御坐,止东厢
- 注释:孙权上到便殿,但并未立即坐在皇帝座位上,而是停留在东侧的厢房。
- 译文:孙权升到便殿的座位上,但并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停留在东边的厢房中。
- 户曹尚书前即阶下赞奏
- 注释:一位名叫户曹的官员在台阶下向孙权报告。
- 译文:一位名叫户曹的官员在台阶下面向孙权报告情况。
- 丞相奉玺符
- 注释:孙恩接过皇帝赐予的玺和符节。
- 译文:孙恩接过皇帝授予的玺印和符节,正式成为国家元首。
- 休三让,群臣三请
- 注释:孙权三次推让,群臣三次请求。
- 译文:孙权多次拒绝,但最后还是被群臣说服,最终接受玺符。
- 休曰:“将相诸侯咸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玺符。”
- 注释:孙权说:“将相诸侯都推荐我,我怎敢不接受玺符?”
- 译文:所有的高级官员都支持我,因此我不能不接这代表权力的玺印。
- 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舆。百官陪位,綝以兵千人迎于半野,拜于道侧。休下车答拜。即日,御正殿,大赦,改元。是岁,于魏甘露三年也。
- 注释:按照官职等级,依次引导孙权上车,孙权则乘坐着皇帝专用的马车。所有文职官员站立一旁陪同,而武装部队则在半野地区列队迎接孙权,并在道路旁边向他行礼。孙权下车回礼,然后继续乘车进入皇宫。当天,孙权登上正殿进行大赦,更改年号。这一年也是魏国甘露三年之年。
- 译文:按照等级顺序,孙权依次登上马车,然后他乘坐的帝王车辇驶入皇宫。所有文职官员站立在一旁陪伴,而军队则在半野地区列队迎接,并在道路旁边对他行礼。孙权下车回礼,然后继续乘车进入皇宫。当天,孙权登上正殿进行大赦,更改年号。这一年也成为魏国甘露三年之年。
综上所述,《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通过详细叙述孙亮登基、孙休登基以及相关礼仪和事件,展现了三国时期君主即位的重要环节及政治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