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会稽妖言章安侯奋当为天子。临海太守奚熙与会稽太守郭诞书,非论国政。
涎但白熙书,不白妖言,送付建安作船。遣三郡督何植收熙,熙发兵自卫,断绝海道。
熙部曲杀熙,送首建业,夷三族。秋七月,遣使者二十五人分至州郡,科出亡叛。大司马陆抗卒。自改年及是岁,连大疫。分郁林为桂林郡。
天册元年,吴郡言掘地得银,长一尺,广三分,刻上有年月字。于是大赦,改年。
天玺元年,吴都言临平湖自汉末草岁壅塞,今更开通。长老相传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又于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余,刻上作皇帝字。于是改年,大赦。会稽太守车浚、湘东太守张咏不出算缗,就在所斩之,徇首诸郡。秋八月,京下督孙楷降晋。鄱阳言历阳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云“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又吴兴阳羡山有空石,长十余丈,名曰石室,在所表为大瑞。乃遣兼司徒董朝、兼太常周处至阳羡县,封禅国山。(明年改)
《三国志 · 吴书 · 三嗣主传》是三国时期的历史文献,其中详细记录了东吴第三代君主孙亮、孙休和孙皓的生平事迹。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三年:指的是公元250年,这是孙权去世后的第三年。
会稽妖言章安侯奋当为天子。:在会稽地区出现了预言说章安侯(可能是指孙权的儿子孙奋)将会成为皇帝的说法。
临海太守奚熙与会稽太守郭诞书,非论国政。:临海太守奚熙和会稽太守郭诞书信往来,内容涉及政治事务,但具体内容不详。
涎但白熙书,不白妖言,送付建安作船。:孙权的一个儿子名叫孙涎,他对奚熙的信进行了修改,只提到了“妖言”,而没有直接提到“章安侯”或“天子”。同时,他们把信送去给建安,可能是为了造船的目的。
遣三郡督何植收熙,熙发兵自卫,断绝海道。:孙涎被派遣去控制三郡的官员何植,他组织军队进行防卫,并切断了通往海边的通道。
熙部曲杀熙,送首建业,夷三族。:孙熙的军队杀了孙涎,并将他的首级送往建业,以清除他的家族。
秋七月,遣使者二十五人分至州郡,科出亡叛。:在秋季的七月,有二十五名使者分别前往各个州郡,征集逃亡和反抗的人。
大司马陆抗卒。自改年及是岁,连大疫。:大司马陆抗去世,从那一年开始,接连发生了严重的瘟疫。
分郁林为桂林郡。:将郁林郡分为桂林郡。
天册元年,吴郡言掘地得银,长一尺,广三分,刻上有年月字。:在天册元年的时候,吴郡有人报告说他们在挖掘土地时发现了银子,长度为一尺,宽度为三分,并且在上面刻有“年月”两个字。
于是大赦,改年。:由于发现银矿的消息,朝廷宣布大赦,并且更改了年份。
天玺元年,吴都言临平湖自汉末草岁壅塞,今更开通。:在天玺元年的时候,吴都的人报告说临平湖从东汉末年以来一直堵塞着,现在重新开放了。
长老相传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老人们传说这个湖的封闭导致了天下的混乱,而这个湖的开放使得天下恢复了和平。
又于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余,刻上作皇帝字。:又在湖边找到了一个石函,里面有一块青色的小石头,长四寸,宽二寸多,上面刻有“皇帝”两个字。
于是改年,大赦。会稽太守车浚、湘东太守张咏不出算缗,就在所斩之,徇首诸郡。:因为这块石函的出现,朝廷宣布改年号,并且宣布大赦。最后,会稽太守车浚和湘东太守张咏因为没有缴纳税款而被处决,他们的尸体在所在的地方示众。
秋八月,京下督孙楷降晋。:秋季的八月,京下的督察官孙楷投降给了晋国。
鄱阳言历阳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云“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鄱阳的报告称历阳山的石头上有文字,共有二十个字,写着“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
又吴兴阳羡山有空石,长十余丈,名曰石室,在所表为大瑞。乃遣兼司徒董朝、兼太常周处至阳羡县,封禅国山。(明年改):吴兴的阳羡山上有一块石头,有十多丈长,被称为石室,它在当地的公告中被认为是大祥瑞。因此,朝廷派兼司徒董朝和兼任太常周处去阳羡县,在那里举行了封禅祭祀。在第二年,朝廷进行了相应的改变。
这段文本通过描述孙亮、孙休和孙皓的事迹,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军事活动。通过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