繇长子基,字敬舆。年十四,居繇丧尽礼,故吏馈饷,皆无所受。姿容美好,孙权爱敬之。权为骠骑将军,辟东曹掾,拜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权为吴王,迁基大农。

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权大暑时,尝于船中宴饮,于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余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徙郎中令。权称尊号,改为光禄勋,分平尚书事。年四十九卒。后权为子霸纳基女,赐第一区。四时宠赐,与全、张比。基二弟,铄、尚,皆骑都尉。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少好学,仕郡奏曹吏。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门,见州吏始欲求通。慈问曰:“君欲通章耶?”吏曰:“然。”问:“章安在?”曰:“车上。”慈曰:“章题署得无误耶?取来视之。”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因为取章,慈已先怀刀,便截败之。吏踊跃大呼,言“人坏我章”!慈将至车间,与语曰:“向使君不以章相与,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

诗句

  • 繇长子基,字敬舆。年十四,居繇丧尽礼,故吏馈饷,皆无所受。
  • 译文:刘繇的长子刘基,字敬舆。他十四岁时,守孝三年期间,对待父亲去世时所受的一切礼遇,都表现得非常庄重,对任何官吏送的食物和财物都没有接受。
  • 关键词与注释:刘繇(刘表之子)、刘基(刘表的孙子、刘表的侄子)、尽礼、官吏、馈饷、无所受、礼遇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刘基在父亲的丧期中表现出的高尚品德,反映了其孝顺的品质和严于律己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礼制的重视和对于道德规范的坚守。诗中描绘了刘基面对官吏馈送食物和物品时的拒绝,以及他在父亲丧期中表现出的庄重态度,展现了他内心的虔诚和对礼节的尊重。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刘基在孙权面前的表现,如劝阻虞翻醉酒犯忤,显示出他对权力人物的敬重和谨慎。

刘基在孙权手下的官职经历也显示了他的才能和忠诚。从东曹掾到辅义校尉,再到建忠中郎将,刘基的官职逐步提升,反映出他在孙权手下得到了重用。最后,他因直言进谏而被免职,但最终仍然得到了孙权的认可和宠爱。

这首诗通过刘基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古代士人在家族、社会和官场中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