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和何姬,丹杨句容人也。父遂,本骑士。孙权尝游幸诸营,而姬观于道中,权望见异之,命宦者召入,以赐子和。生男,权喜。名之曰彭祖,即皓也。太子和既废,后为南阳王,居长沙。孙亮即位,孙峻辅政。峻素媚事全主,全主与和母有隙,遂劝峻徙和居新都,遣使赐死,嫡妃张氏亦自杀。何姬曰:“若皆从死,谁当养孤?”遂拊育皓及其三弟。皓即位,尊和为昭献皇帝,何姬为昭献皇后,称升平宫,月余,进为皇太后。

封弟洪永平侯,蒋溧阳侯,植宣城侯。洪卒,子邈嗣,为武陵监军,为晋所杀。植官至大司徒。吴末昏乱,何氏骄僭,子弟横放,百姓患之。故民讹言“皓久死,立者何氏子”

云。

孙皓滕夫人,故太常胤之族女也。胤夷灭,夫人父牧,以疏远徙边郡。孙休即位,大赦,得还,以牧为五官中郎。皓既封乌程侯,聘牧女为妃。皓即位,立为皇后,封牧高密侯,拜卫将军,录尚书事。后朝士以牧尊戚,颇推令谏争。而夫人宠渐衰,皓滋不悦,皓母何恒左右之。又太史言,于运历,后不可易,皓信巫觋,故得不废,常供养升平宫。牧见遣居苍梧郡,虽爵位不夺,其实裔也,遂道路忧死。长秋官僚,备员而已,受朝贺表疏如故。而皓内诸宠姬,佩皇后玺绂者多矣。天纪四年,随皓迁于洛阳。

何姬与孙皓的传奇

诗中,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三国时期的丹阳句容,那里有一座茅山,山下有一条破冈渎,而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名叫何姬的女子,正静静地等待着她的命运转折。她的名字,如同她的人生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何姬,字昭献,是孙权的儿子孙和的夫人,她与孙皓之间的故事,便是那个时代最为动人的篇章之一。

在孙和被废为庶人、徙封南阳王的那段黑暗岁月里,何姬并没有选择同赴命运的低谷,而是坚守在长沙,成为了孙皓唯一的亲人和守护者。她的坚强与智慧,在后来的日子里,化作了对孙皓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抚养。

当孙皓在253年即位,他的名字便与“暴虐”二字紧密相连。然而,在何姬的庇护下,这个曾经的太子并未立即沉沦。她的温柔与坚持,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他混沌的心灵。何姬不仅是孙皓生命中的支柱,更是他性格塑造的重要因素。

时间流转到264年,孙皓登基成为吴末帝,何姬则被封为昭献皇后,不久又晋升为皇太后。她的一生,仿佛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既有着宫廷的权谋纷争,也有着家族命运的跌宕起伏。

何姬的命运终究未能逃脱权力的漩涡。孙皓在位期间,残暴的统治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何姬虽然尽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内心的挣扎和无奈,只有她自己能够体会。

公元280年,西晋大军南下,孙皓无力回天,最终降于晋营。何姬在洛阳迎接了这个结局,她的一生,如同那破岗渎边的河水,经历了曲折后归于平静。然而,她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她对孙皓深沉的爱,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之中。

何姬与孙皓的故事,就像一首长篇史诗,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荣光与衰落。在这个故事里,没有英雄的豪迈,没有壮志凌云的激昂,有的只是一个女人对爱情最真挚的坚守,以及对一个孩子的无尽呵护。她们的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力量并非源自于战场上的勇猛,而是源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平凡却又伟大的爱与牺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