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生綝.瑜字仲异,以恭义校尉始领兵众。是时宾客诸将多江西人,瑜虚心绥抚,得其欢心。

建安九年,领丹杨太守,为众所附,至万余人。加绥远将军。十一年,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权欲交战,瑜说权持重,权不从,军果无功。迁奋威将军,领郡如故,自溧阳徙屯牛渚。瑜以永安人饶助为襄安长,无锡人颜连为居巢长,使招纳庐江二郡,各得降附。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遂立学官,临飨讲肄。是时诸将皆以军务为事,而瑜好乐坟典,虽在戎旅,诵声不绝。年三十九,建安二十年卒。瑜五子:弥、熙、耀、曼、纮。曼至将军,封侯。

孙皎字叔朗,始拜护军校尉,领众二千余人。是时曹公数出濡须,皎每赴拒,号为精锐。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自置长吏。轻财能施,善于交结,与诸葛瑾至厚。委庐江刘靖以得失,江夏李允以众事,广陵吴硕、河南张梁以军旅,而倾心亲待,莫不自尽。皎尝遣兵候获魏边将吏美女以进皎,皎更其衣服送还之,下令曰:“今所诛者曹氏,其百姓何罪?

《三国志 · 吴书 · 宗室传》是三国时期的一部历史文献,其中详细记载了孙氏家族的成员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活动与贡献。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1. 孙瑜字仲异,以恭义校尉始领兵众:孙瑜被赞誉为孙权手下的杰出将领,他以恭敬和正义的军官身份开始领导军队。
  2. 是时宾客诸将多江西人:当时孙权身边的许多将领来自江苏南部,这些将领通过自己的忠诚和才能赢得了孙权的信任。
  3. 加绥远将军:周瑜被授予“绥远将军”这一荣誉称号,这是对他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
  4. 建安九年,领丹杨太守,为众所附,至万余人:在建安九年,周瑜被任命为丹阳太守,得到了众多士兵的支持,兵力达到了一万多人。
  5. 加绥远将军:周瑜不仅被任命为丹阳太守,还获得了“绥远将军”这一高级军衔,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和政治地位。
  6. 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权欲交战,瑜说权持重,权不从,军果无功:周瑜跟随孙权在濡须对抗曹操,孙权打算直接开战。周瑜劝说孙权保持谨慎,但孙权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结果军队没有取得任何战功。
  7. 迁奋威将军,领郡如故:周瑜因此获得了晋升,担任奋威将军,同时仍然保留着原来的郡职,这反映了他在当时政治和军事上的重要性。

孙瑜作为吴国的重要将领之一,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坚定的政治立场,成为三国时代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