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以往,不得击其老弱。“由是江淮间多归附者。尝以小故与甘宁忿争,或以谏宁,宁曰:”臣子一例,征虏虽公子,何可专行侮人邪!吾值明主,但当输效力命,以报所天,诚不能随俗屈典矣。“权闻之,以书让皎曰:”自吾与北方为敌,中间十年,初时相持年小,今者且三十矣。孔子言‘三十而立’,非但谓五经也。授卿以精兵,委卿以大任,都护诸将于千里之外,欲使如楚任昭奚恤,扬威于北境。非徒相使逞私志而已。
近闻卿与甘兴霸饮,因酒发作,侵陵其人,其人求属吕蒙督中。此人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吾亲之者,非私之也。我亲爱之,卿疏憎之。卿所为每与吾违,其可久乎?夫居敬而行简,可以临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二者尚不能知,安可董督在远,御寇济难乎?卿行长大,特受重任,上有远方瞻望之视,下有部曲朝夕从事,何可恣意有盛怒邪?人谁无过,贵其能改,宜追前愆,深自咎责。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临书摧怆,心悲泪下。“皎得书,上疏陈谢,遂与宁结厚。后吕蒙当袭南郡,权欲令皎与蒙为左右部大督。蒙说权曰:”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
《三国志·吴书·宗室传》赏析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在这样的背景下,孙权与刘备、曹操等势力争锋相对,其中尤以孙坚和孙策兄弟最为突出。他们以坚毅的军力与策略,在江东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而在《三国志·吴书·宗室传》中,记载了孙静这位宗室成员的故事。
孙静,字幼台,孙坚的弟弟之一。他生于一个动荡的年代,家族背景使他在乱世中显得格外重要。孙静不仅有着勇武的外表,更有深谋远虑的智慧。当孙策刚刚起事时,孙静就纠集了五六百乡曲及宗室的力量,形成了强大的保障。这不仅显示了他对权力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于家族和江东地区安全的责任感。
孙静的这一行为,无疑加深了他在江东的影响力。当孙策平定刘繇,确立诸县之后,进攻会稽,他派人邀请孙静,希望他能随同前往。孙静带着家属来到钱唐,与孙策汇合。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孙静的忠诚与支持,也反映了他与兄长孙策之间的深厚情感。
在历史的长河中,孙静的故事或许只是一粟,但他所展现的坚韧和智慧,以及为保护家国而做出的努力,却让人肃然起敬。他的形象,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通过对这段史实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即使在乱世之中,一个人的选择和行动也能对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孙静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坚守本心,维护正义,都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品质。
《三国志·吴书·宗室传》中的孙静传记,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以及每个个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