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曰:《易》称“正家而天下定”。《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诚哉,是言也!远观齐桓,近察孙权,皆有识士之明,杰人之志,而嫡庶不分,闺庭错乱,遗笑古今,殃流后嗣。由是论之,惟以道义为心、平一为主者,然后克免斯累邪!

译文:

《易经》中说“端正家庭就能天下安宁”,《诗经》中说“以礼刑于寡妻,以至于兄弟,用来治理国家”。确实如此啊!远观齐桓公,近察孙权,他们都有贤明的士人,有志向的人,而嫡庶不分,闺庭错乱,贻笑于古今,殃及后代。由此看来,只有把道义放在心中、平等看待才能免于这些祸害吗!

注释:

  1. 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部史书,记载了吴王孙坚至吴大帝孙权时期的妃嫔和后宫生活。
  2. 评曰:《易》称“正家而天下定”:这是《易经》中的一句话,意为整顿家庭才能使天下安定。
  3.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是《诗经》中的一句话,意为以礼刑于寡妻,以至于兄弟,用来治理国家。
  4. 诚哉,是言也!:意为的确如此啊!
  5. 远观齐桓,近察孙权:这是对齐桓公和孙权的评价,意指他们都有贤明的士人,有志向的人。
  6. 皆有识士之明,杰人之志,而嫡庶不分,闺庭错乱:意为他们都有很好的士人、有志向的人,但是嫡庶不分,闺庭错乱。
  7. 遗笑古今:意为贻笑于古今,指他们的这种行为被后世人耻笑。
  8. 殃流后嗣:意为灾祸流传于后代。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三国志·吴书·妃嫔传》的点评,作者认为吴王及其子孙的行为与《易经》和《诗经》中的教诲相悖,因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将道义放在心中、平等看待才能免于这些祸害。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