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武四年,迎母于吴。既至,权临贺之,亲拜其母于庭,公卿大臣毕会,后太子又往庆焉。雍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权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见之,是以不敢肆情。权亦曰:“顾公在坐,使人不乐。”其见惮如此。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时访逮民间,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权以此重之,然于公朝有所陈及,辞色虽顺而所执者正。

权尝咨问得失,张昭因陈听采闻,颇以法令太稠,刑罚微重,宜有所蠲损。权默然,顾问雍曰:“君以为何如?”雍对曰:“臣之所闻,亦如昭所陈。”于是权乃议狱轻刑。

《三国志 · 吴书 · 张顾诸葛步传》原文及译文:黄武四年,迎母于吴。既至,权临贺之,亲拜其母于庭,公卿大臣毕会,后太子又往庆焉。雍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权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见之,是以不敢肆情。权亦曰:“顾公在坐,使人不乐。”其见惮如此。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时访逮民间,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权以此重之,然于公朝有所陈及,辞色虽顺而所执者正。

张顾诸葛步,字叔嗣,弱冠时与诸葛恪、顾谭等成为太子的僚友,以《汉书》授与孙登。从师学习后,从中庶子转为右弼都尉。孙权常常游猎,等到幕帐返回才归家,他上疏谏戒,孙权十分赞赏他的建议,并告知了张昭。孙权询问得失,张昭因此建议听采听闻,颇以法令过于稠密,刑罚轻微,应当有所蠲损。孙权默然不语,询问张顾诸葛步的意见,他对答如流。

赏析:

张顾诸葛步作为吴国重臣,其人性格不嗜饮酒,寡言少语,但行为举止恰到好处。孙权曾称赞他说:“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这表明张顾诸葛步不仅言语谨慎,而且其所言皆有分量。在宴会欢聚之时,因担心酒席上的失误被张顾诸葛步发现,所以人们便不敢放纵自己,张顾诸葛步自己也从不放纵自己,始终严肃庄重。然而他也因此而受到孙权的敬重和畏惧。孙权在一次询问政事得失时,征询张顾诸葛步的见解,张顾诸葛步直言不讳地提出法令过稠、刑罚轻微等问题,建议进行蠲减。孙权对此表示赞同,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张顾诸葛步在吴国担任太常、醴陵侯丞相等职务期间,能够妥善处理政务,选用人才。他所选用的文武将吏都各自按能力和职责任职,他处事公正无私。他在朝廷中提出各种政策建议时,虽然言辞恭敬而所坚持的原则是正确的。

张顾诸葛步在吴国的政治生涯中展现了其出色的治理能力和政治智慧。他为人低调谦逊,不贪酒好色,言行谨慎,举止得体。他的治国理念和方法得到了孙权的认同和重用,同时也赢得了朝内外人士的尊敬和赞誉。他的政治生涯反映了古代中国士大夫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