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施明感表,自变行为善,遂成健将,致位将军。
董袭字元代,会稽余姚人,长八尺,武力过人。孙策入郡,袭迎于高迁亭,策见而伟之,到署门下贼曹。时山阴宿贼黄龙罗、周勃聚党数千人,策自出讨,袭身斩罗、勃首,还拜别部司马,授兵数千,迁扬武都尉。从策攻皖,又讨刘勋于寻阳,伐黄祖于江夏。策薨,权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引见张昭及袭等,问江东可保安否,袭对曰:“江东地势,有山川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民。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众皆壮其言。鄱阳贼彭虎等众数万人,袭与淩统、步骘、蒋钦各别分讨。袭所向辄破,虎等望见族旗,便散走,旬日尽平,拜威越校尉,迁偏将军。
建安十三年,权讨黄祖。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栟闾大绁系石为矴,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袭与淩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人被两铠,乘大舸船,突入蒙冲里。袭身以刀断两绁,蒙冲乃横流,大兵遂进。祖便开门走,兵追斩之。
以下是对《三国志 · 吴书 ·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中“始施明感表,自变行为善,遂成健将,致位将军”一句的逐句释义:
- 诗句解读:这句话出自《三国志》中关于程普的记载。程普字德谋,原为州郡小吏,后随孙坚征伐,参与多场战役,立下战功。在孙坚去世后,程普继续跟随孙策。
- 人物背景:程普在从孙坚出征的过程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宛、邓等地击败黄巾军和阳人击败董卓等战役中,身先士卒,英勇作战。
- 成就贡献:随着孙坚的去世,程普继续辅佐孙策,参与了庐江之战并获胜。他的勇猛和智谋为孙家军队赢得了胜利。
- 官职晋升:在孙策东渡途中,程普因战功显著,最终被提拔为将军,成为孙家军的高级将领之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主题:此诗主要描述一位英勇将领的成长与成就,展现了其从一名普通士兵到将军的转变过程。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对程普英勇事迹的赞扬和对其忠诚精神的钦佩。
- 历史文化价值: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将领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
- 文学手法:诗人运用了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来描绘程普的英勇事迹,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的风采。同时,诗中的押韵和对仗也是其文学价值的体现。
通过对《三国志 · 吴书 ·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中“始施明感表,自变行为善,遂成健将,致位将军”的分析,我们不仅能够理解这句诗的深层含义,还能够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