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权复征江夏,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行入右江,斩黄祖将张硕,尽获船人。还以白权,引军兼道,水陆并集。时吕蒙败其水军,而统先搏其城,于是大获。权以统为承烈都尉,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乌林,遂攻曹仁,迁为校尉。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又从破皖,拜汤寇中郎将,领沛相。与吕蒙等西取三郡,反自益阳,从往合肥,为右部督。时权彻军,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奄至津北。权使追还前兵,兵去已远,势不相及,统率亲近三百人陷围,扶扦权出。敌已毁桥,桥之属者两版,权策马驱驰,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度权已免,乃还。桥败路绝,统被甲潜行。权既御船,见之惊喜。统痛亲近无反者,悲不自胜。权引袂拭之。谓曰:“公绩,亡者己矣,苟使卿在,何患无人?”拜偏将军,倍给本兵。时有荐同郡盛暹于权者,以为梗概大节有过于统,权曰:“且令如统足矣。”后召暹夜至。时统已卧,闻之,摄衣出门,执其手以入。其爱善不害如此。
【解析】
这是一篇考查文言文阅读的文章,文段中涉及的关键词有:
权:孙权。
江夏:古地名,今湖北黄梅县附近。
健儿:勇士。
右江:古地名,今天广西右江地区。
乌林:地名,位于安徽巢湖市东南。
曹公:曹操。
张辽:东汉末年名将为吕布部将,官至大司马。
吕蒙、周瑜:都是东吴的将领。
皖:地名,今安徽安庆市。
汤寇:指汤镬,是古代的一种刑具。
沛相:官职名,掌管一方的行政事务。
右部督:官职名,主管军队的一个部门。
益阳:地名,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合肥:地名,今安徽省合肥市。
偏将军: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少将军衔。
梗概:比喻事情的大概情况。
故答案为:
- 孙权征讨江夏,孙统担任前锋,与亲近的勇士们共同乘坐一条船,经常离开大军几十里远。行进到右江时,斩了黄祖的将领张硕,并俘获了船上的所有人员。回来后向孙权汇报,领兵同时乘船和步行,水陆并进。这时吕蒙打败了水军,而孙统先攻占了城池,因此取得了很大胜利。孙权任命孙统为承烈都尉,与周瑜等人在乌林抵御曹操的军队,接着进攻曹仁,提升为校尉。虽然在军中服役,但孙统仍然亲近贤才、接待士人,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又跟随破皖,被任命为汤镬中郎将,兼任沛相。与吕蒙等西取三郡,自己从益阳返回,随从前往合肥,担任右部督。当时孙权撤军,前面部队已经出发,魏军将领张辽等人来到津北,孙权派他们追赶前面的部队,但部队距离已经很远,无法赶上,孙统率领三百名亲近的人冲进敌阵,扶孙权突出重围。敌人已经拆毁了桥梁,只剩下两块桥板,孙权骑马飞驰而去,孙统再次投入战斗,左右的士兵全部战死,自己也被击中受伤,杀死了几十人,估计孙权已经突围成功,就退回来。桥被毁路绝,孙统穿上铠甲潜行前进。孙权乘船看见他后非常惊喜。孙统痛惜亲近的人没有一个活下来,悲不自胜。孙权拉着他的手擦去眼泪,对他说:“您的功绩,死者已经足够了,如果让将军您还在的话,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任命他为偏将军,比原来增加一倍的兵力。当时有人向孙权推荐同郡盛暹给孙权,认为盛暹的节操气节超过了孙统,孙权说:“暂且让他如你所愿就可以了。”后来召见盛暹夜访孙权。当时孙统已经睡觉了,听说盛暹来了,起床穿衣出门,拉着他的手进入府内。孙统爱憎分明就是这样子。
- 译文:
孙权讨伐江夏,孙统任前锋,与他的亲信勇士共乘一船,离大军几十里远。进入右江,斩杀黄祖将领张硕,俘获船只上所有人。回来报告给孙权,领兵乘船兼用步行,水陆并进。这时吕蒙打败了水军,而孙统首先攻克城池,因此取得很大胜利。孙权任命孙统为承烈都尉,与周瑜等人在乌林抵御曹操的军队,接着进攻曹仁,提升为校尉。虽然在军中服役,但孙统仍然亲近贤才、接待士人,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又跟随破皖,被任命为汤镬中郎将,兼任沛相。与吕蒙等西取三郡,自己从益阳返回,随从前往合肥,担任右部督。当时孙权撤军,前面部队已经出发,魏将张辽等人来到津北。孙权派他们追赶前面的部队,但部队距离已经很远,无法赶上,孙统率领三百名亲近的人冲进敌阵,扶孙权突出重围。敌人已经拆毁了桥梁,只剩下两块桥板,孙权骑马飞驰而去,孙统再次投入战斗,左右的士兵全部战死,自己也被击中受伤,杀死了几十人,估计孙权已经突围成功,就退回来。桥被毁路绝,孙统穿上铠甲潜行前进。孙权乘船看见他后非常惊喜。孙统痛惜亲近的人没有一个活下来,悲不自胜。孙权拉着他的手擦去眼泪,对他说:“您的功绩,死者已经足够了,如果让将军您还在的话,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任命他为偏将军,比原来增加一倍的兵力。当时有人向孙权推荐同郡盛暹给孙权,认为盛暹的节操气节超过了孙统,孙权说:“暂且让他如你所愿就可以了。”后来召见盛暹夜访孙权。当时孙统已经睡觉了,听说盛暹来了,起床穿衣出门,拉着他的手进入府内。孙统爱憎分明就是这样子。
- 赏析: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阅读文章,文中涉及的关键词包括“权”“江夏”“健儿”“右江”“乌林”“曹公”“张辽”“吕蒙”“汤镬”“沛相”“右部督”“益阳”“合肥”“偏将军”“梗概”“故”,这些词语都出现在了原文中。其中“权”和“江夏”分别指代人物孙权和地点江夏;“健儿”指的是勇士;“右江”是地名,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乌林”是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巢湖市东南;“曹公”是指曹操;“张辽”是魏将;“吕蒙”和“周瑜”分别是东吴的将领;“皖”是地名,今天的安徽省安庆市;“汤镬”是古代的一种刑具;“沛相”是官职名;“右部督”是官职名;“益阳”是地名,今天的湖南省长沙市;“合肥”是地名,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偏将军”是官职名;“梗概”是比喻事情的大概情况。通过理解这些关键词的含义和背景信息,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