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卒,权痛惜之。子瑰,以罪徙会稽,无几死。淩统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也。父操,轻侠有胆气。孙策初兴,每从征伐,常冠军履锋。守永平长,平治山越,奸猾敛手,迁破贼校尉。及权统军,从讨江夏,入夏口,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近,中流矢死。

统年十五,左右多称述者,权亦以操死国事,拜统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使摄父兵。后从击山贼,权破保屯先还,余麻屯万人。统与督张异等留攻围之,克日当攻。先期,统与督陈勤会饮酒,勤刚勇任气,因督祭酒,陵轹一坐,举罚不以其道。统疾其侮慢,面折不为用。勤怒詈统,及其父操,统流涕不答,众因罢出。勤乘酒凶悖,又于道路辱统。统不忍,引刀斫勤,数日乃死。及当攻屯,统曰:“非死无以谢罪。”乃率厉士卒,身当矢石,所攻一面,应时披坏,诸将乘胜,遂大破之。还,自拘于军正。权壮其果毅,使得以功赎罪。

下面是《三国志 · 吴书 ·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的逐句翻译:

  1. 宁卒,权痛惜之。
  • 注释:孙权悲痛地哀悼宁的死亡。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孙权对宁去世的深深哀痛。
  1. 子瑰,以罪徙会稽,无几死。
  • 注释:宁的儿子,因罪行被流放到会稽,不久后去世。
  • 赏析:这里描述了宁的儿子因为罪行而被处罚,并最终不幸去世的情景。
  1. 淩统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也。
  • 注释:凌统的字是公绩,是吴郡余杭人。
  • 赏析:这句话说明了凌统的基本信息,包括他的字和出生地。
  1. 父操,轻侠有胆气。
  • 注释:凌统的父亲名叫凌操,是一个有胆量、讲义气的轻侠之人。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凌操的性格特点,他是一个勇敢且讲道义的人。
  1. 孙策初兴,每从征伐,常冠军履锋。
  • 注释:孙策刚开始建立势力时,他经常跟随征战讨伐,总是冲锋在前,成为前锋的领军人物。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孙策在早期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勇敢精神。
  1. 守永平长,平治山越,奸猾敛手,迁破贼校尉。
  • 注释:凌统担任永平县长期间,他平定了山贼,使得当地的百姓不再受到骚扰,因此升任破贼校尉。
  • 赏析:这里描述了凌统在治理地区和对抗山贼中的成就。
  1. 及权统军,从讨江夏,入夏口,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近,中流矢死。
  • 注释:当孙权统领军队时,凌统随军前往江夏讨伐敌军,率先登上船只,击败了敌军的前锋,但在激战中,凌统独自乘坐的小舟靠近敌船时被流箭击中,牺牲。
  •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凌统在战场上的英勇和忠诚。
  1. 统年十五,左右多称述者,权亦以操死国事,拜统别部司马。
  • 注释:凌统十五岁时,许多人称赞他,孙权也认为凌操为国家而死,于是任命凌统为别部司马。
  •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凌统年少时的声望和他的职位晋升。
  1. 行破贼都尉,使摄父兵。
  • 注释:凌统后来被任命为破贼都尉,负责指挥父亲的部队。
  • 赏析:这里说明了凌统在继承父亲职务后的管理和指挥能力。
  1. 后从击山贼,权破保屯先还,余麻屯万人。
  • 注释:之后,凌统随孙权攻打山贼,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孙权在战斗中先行撤退。
  •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凌统参与战斗的经历和战果。
  1. 统与督张异等留攻围之,克日当攻。先期,统与督陈勤会饮酒,勤刚勇任气,因督祭酒,陵轹一坐,举罚不以其道。
  • 注释:凌统与督张异等人留下来攻击敌人,约定了进攻日期。在进攻前,凌统与督将领陈勤一起喝酒,陈勤性格刚直勇猛,傲慢自大。在饮酒过程中,他对在场的官员进行辱骂,甚至用不当的方式对待他们。
  • 赏析:这里详细描述了凌统与陈勤之间的互动以及凌统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1. 统疾其侮慢,面折不为用。勤怒詈统,及其父操,统流涕不答,众因罢出。
  • 注释:凌统厌恶陈勤的侮辱行为,当面反驳但没有成功,陈勤因此发怒并辱骂凌统和他的父亲凌操,凌统流着眼泪没有回应,其他人因此退出了宴会。
  •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凌统与陈勤之间冲突的情况以及凌统的忍耐态度。
  1. 勤乘酒凶悖,又于道路辱统。统不忍,引刀斫勤,数日乃死。
  • 注释:陈勤借着酒意变得凶暴而鲁莽,又在道路上辱骂凌统,凌统忍无可忍,拔刀砍向陈勤,经过几天后才将陈勤杀死。
  • 赏析:这句话讲述了凌统如何反击陈勤并取得胜利的过程。
  1. 及当攻屯,统曰:“非死无以谢罪。”乃率厉士卒,身当矢石,所攻一面,应时披坏,诸将乘胜,遂大破之。归,自拘于军正。权壮其果毅,使得以功赎罪。
  • 注释:凌统说:“如果不死,就没有脸面来道歉。”于是激励士兵,自己冲在最前线,面对敌人的箭雨石雨。他所攻击的一面城墙很快就被摧毁。随着士气高涨,其他将领乘胜追击,最终大败敌军。事后,凌统被带回军中处理。孙权看到他的果敢和毅力,让他用功劳赎罪。
  • 赏析:这句话展示了凌统在战斗中的勇气和领导力以及他的最终命运。

《三国志·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不仅是关于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是关于个人品质和情感的展现。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的命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