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闻问不暇收合,便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

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其所文采,惟施军器,余皆质素。终日钦钦,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以此玩敌,使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诸葛瑾子融,步骘子协,虽各袭任,权特复使然总为大督。又陆逊亦本,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于道。然每遣使表疾病消息,权辄召见,口自问讯。入赐酒食,出送布帛。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淩统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绩嗣。绩字公绪,以父任为郎,后拜建忠都尉。叔父才卒,绩领其兵,随太常潘浚讨五溪,以胆力称。迁偏将军营下督,领盗贼事,持法不倾。鲁王霸注意交绩,尝至其廨,就之坐,欲与结好,绩下地住立,辞而不当。然卒。绩袭业,拜平魏将军,乐乡督。

以下是对《三国志·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中诗句的解读,并附上注释:

  1. “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这句描述了朱然所领导的军事行动,面对魏国的蒲忠和胡质带领的军队。
  2. “质等皆退”:描述了与魏军交战后,胡质等人撤退的情况。
  3. “九年,复征柤中”:这指的是九年后的又一次征讨行动。
  4. “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这句话表明朱然所率领的军队先行出击。
  5. “闻问不暇收合,便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这句说明了在紧急情况下,朱然和他的军队迅速做出反应,使用八百士兵来对抗敌军。
  6. “忠战不利,质等皆退”:描述了魏军的抵抗,但最终失败。
  7. “九年,复征柤中”:再次提及了九年之后的另一次出征行动。
  8. “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描绘了李兴得知朱然深入敌境后,率军阻断朱然的道路。
  9. “军以胜反”:这是对朱然军队胜利的肯定。
  10. “权时抑表不出”:描述了孙权当时抑制上报喜讯的行为。
  11. “然献捷”:指的是朱然向孙权汇报胜利情况。
  12. “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描述了群臣祝贺的场面,孙权则举杯庆贺。
  13. “而责臣后效”:孙权批评了朱然之前的拖延行为,要求他以后能及时回报。
  14. “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这是对朱然官位的提升,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认可。
  15. “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描述了朱然身高不高,但性格鲜明,有决断力。
  16. “终日钦钦,常在战场”:反映了朱然忠于职守,常常战斗在第一线。
  17. “临急胆定”:强调了他临危不惧的性格特点。
  18. “尤过绝人”:称赞朱然在战场上的表现无人能及。
  19. “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即使国家没有战事,他仍然保持着警惕。
  20. “以此玩敌,使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通过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使他们无法做好准备,从而取得胜利。
  21. “诸葛瑾子融,步骘子协”:提到了诸葛瑾和步骘的儿子们,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
  22. “唯然独复使总为大督”:孙权特别任命朱然负责重要的军事任务。
  23. “寝疾二年”:朱然因病卧床两年。
  24. “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朱然的疾病日益严重,孙权为此减少了饮食。
  25. “夜为不寐,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于道”:孙权为了照顾朱然,夜不能寐,到处寻找药物和食物。
  26. “然每遣使表疾病消息,权辄召见,口自问讯”:朱然每次派人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消息时,孙权都会亲自召见他,询问病情。
  27. “入赐酒食,出送布帛”:朱然生病期间,孙权不仅赐予他酒食和布帛,还亲自送医送药。
  28. “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孙权特别关心那些创业时的功臣们的健康状况。
  29. “吕蒙、凌统最重,然其次矣”:吕蒙和凌统是最重要的创业者之一,而朱然排在其次。
  30. “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朱然享年六十八岁,他在赤乌十二年去世。孙权为他举行了哀悼仪式,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之情。
  31. “子绩嗣”:朱然的儿子朱绩继承了他的职位。
  32. “绩字公绪,以父任为郎,后拜建忠都尉”:朱绩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被任命为郎,后来还担任了建忠都尉。
  33. “叔父才卒,绩领其兵,随太常潘浚讨五溪”:朱绩接替了他的叔父的职务,跟随太常潘浚一起讨伐五溪地区的叛乱。
  34. “以胆力称”:朱绩以勇猛著称。
  35. “迁偏将军营下督,领盗贼事,持法不倾”:朱绩升任偏将军营下的督军,负责管理盗贼事务,执法公正无私。
  36. “鲁王霸注意交绩,尝至其廨”,绩下地住立,辞而不当”:鲁王对朱绩非常关注,曾到访他的住所,朱绩下席站立,婉言谢绝了会面。
  37. “然卒”:虽然朱然去世了,但他的功绩和品德仍然被后人铭记。

朱然作为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英勇和忠诚。他的军事才能、政治智慧以及对国家的忠诚精神,使他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的历史人物。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朱然的历史地位以及他在吴国历史上的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