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魏征南将军王昶率众攻江陵城,不克而退。绩与奋威将军诸葛融书曰:“昶远来疲困,马无所食,力屈而走,此天助也。今追之力少,可引兵相继,吾欲破之于前,足下乘之于后,岂一人之功哉,宜同断金之义。”融答许绩。绩便引兵及昶于纪南,纪南去城三十里,绩先战胜而融不进,绩后失利。权深嘉绩,盛责怒融,融兄大将军恪贵重,故融得不废。初绩与恪、融不平,及此事变,为隙益甚。建兴元年,迁镇东将军。
二年春,恪向新城,要绩并力,而留置半州,使融兼其任。冬,恪、融被害,绩复还乐乡,假节。太平二年,拜骠骑将军。孙綝秉政,大臣疑贰,绩恐吴必扰乱,而中国乘衅,乃密书结蜀,使为并兼之虑。蜀遣右将军阎宇将兵五千,增白帝守,以须绩之后命。永安初,迁上大将军、都护督,自巴丘上迄西陵,元兴元年,就拜左大司马。初,然为治行丧竟,乞复本姓,权不许,绩以五凤中表还为施氏,建衡二年卒。
《三国志·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赏析
《三国志·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记录了东吴时期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此篇传记详细描绘了朱治、朱然等人在三国纷争中的重要角色和贡献,展现了他们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朱治,字君理,是丹阳故鄣人,他起初是一名县吏,后因察孝廉而得到州辟从事的职位。随孙坚征伐期间,朱治表现出色,被坚表为行都尉。在东汉末年天下纷争的背景下,朱治以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参与了多场重要的战役与军事行动,如讨长沙三郡贼周朝、苏马等。其事迹不仅体现了个人英勇,更展示了他对国家的贡献与忠诚。
朱然与朱桓同样是吴国的重要将领,两人在赤壁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朱然以勇猛著称,而朱桓则以智谋见长。他们在孙权的支持下,共同抵御曹军,保卫江东地区。特别是在魏徵南将军王昶率众攻江陵城时,绩能先胜而融不进,绩后失利。这种策略的成功实施,充分说明了朱治等人出色的战术运用和灵活应变能力。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等人的故事不仅是对当时历史的反映,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做出决策,以及如何通过团结与合作来克服困难的思考。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后人,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
通过阅读这篇传记,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忠诚、勇气和智慧的追求。朱治等人的形象,不仅代表了东吴政权的稳固和发展,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辉煌而又艰辛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