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武七年,范迁大司马,印绶未下,疾卒。权素服举哀,遣使者追赠印绶。及还都建业,权过范墓呼曰:“子衡!”言及流涕,祀以太牢。范长子先卒,次子据嗣。据字世议。以父任为郎,后范寝疾,拜副军校尉,佐领军事。范卒,迁安军中郎将。数讨山贼,诸深恶剧地,所击皆破、随太常潘浚讨五溪,复有功。朱然攻樊,据与朱异破城外围,还拜偏将军。入补马闲右部督,迁越骑校尉。太元元年,大风,江水溢流,渐淹城门,权使视水,独见据使人取大船以备害。权嘉之,拜荡魏将军。权寝疾,以据为太子右部督。太子即位,拜右将军。魏出东兴,据赴讨有功。明年,孙峻杀诸葛恪,迁据为骠骑将军,平西宫事。五凤二年,假节,与峻等袭寿春,还遇魏将曹珍,破之于高亭。

诗句:黄武七年,范迁大司马,印绶未下,疾卒。权素服举哀,遣使者追赠印绶。及还都建业,权过范墓呼曰:“子衡!”言及流涕,祀以太牢。

译文:黄武七年,吕范升任大司马,但尚未正式授予他印信和绶带,他便因病去世。孙权身穿孝服为他哀悼,派遣使者追回并颁发了印信和绶带。当吕范回到都城建业后,孙权路过吕范的坟墓向他呼喊:“子衡!”并流泪祭奠,用太牢(猪、牛、羊)进行祭祀。

关键词句注释:本诗描述了孙权对吕范逝世时的悼念之情以及追封其为大司马的行为。“黄武七年”指的是孙权称帝后的第七个年头,“大司马”是中国古代高级官职之一,相当于丞相,负责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吕范因病逝而未能获得正式任命,孙权则在吕范去世后,追授其高官以示哀悼与尊重。此外,吕范生前曾任江夏太守,此次事件也体现了孙权对吕范生前贡献的认可。最后,孙权还特设太牢(猪、牛、羊)进行祭奠,显示了他对吕范的深厚感情。

赏析:本诗描绘了孙权对吕范的深切悼念和对其逝世的追封行为。通过孙权的追授大司马,不仅彰显了吕范的功绩和地位,还反映了吴国对忠诚大臣的重视和维护。吕范作为孙权的亲信重臣,曾协助孙权巩固政权,此次追封也是对他生前贡献的一种肯定与纪念。诗中孙权的举动展现了古代君主对臣子的关怀与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体制中的权力继承和人事安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