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人杖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方计,以全独克。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羽览逊书,有谦下自托之意,意大安,无复所嫌。逊具启形状,陈其可禽之要。权乃潜军而上,使逊与吕蒙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逊径进,领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备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逊请金银铜印,以假授初附。是岁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也。
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色险要,即破晏等,生降得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首尾西方。逊复部旌讨破布、凯。布凯脱走,蜀以为将。逊令人诱之,布帅众还降。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权以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时荆州士人新还,仕进或未得所,逊上疏曰:“昔汉高受命,招延英异,光武中兴,群俊毕至,苟可以熙隆道教者,未必远近。今荆州始定,人物未达,臣愚慺慺,乞普加覆载抽拔之恩。令并获自进,然后四海延颈,思归大化。”权敬纳其言。
以下是对《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的逐句解读和翻译:
译文
陆逊,字伯言,是吴郡吴县人。原名叫陆议,世代为江东大族。陆逊很小就死了父亲,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到他的任所生活。
注释
- 陆逊:字伯言,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将领,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谋而闻名。
- 吴郡吴县人:指的是陆逊的出生地,位于现在的江苏省苏州市。
- 陆议:陆逊的本名,后来成为陆逊的字,用以表记其家族背景。
- 江东大族:指代陆逊家族在江东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
- 孙权:即东吴的建立者孙策的弟弟,陆逊在其幕府中担任过重要的职务。
- 东西曹令史:古代官职名称,主要负责文书工作。
- 海昌屯田都尉:管理沿海地区屯田事务的军事职位。
- 鄱阳贼帅尤突作乱:描述陆逊平定叛乱的历史事件。
- 朱然、骆统:均为陆逊麾下的部将,参与了对抗刘备的行动。
- 曹丕:三国时期的魏国君主,当时与东吴形成敌对关系。
- 白帝城:位于今天的重庆市奉节县,历史上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陆逊曾在这里指挥作战。
- 徐盛、潘璋、宋谦等: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他们曾联名上书孙权,认为可以擒获刘备。
陆逊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著称于世。从他的故事可以看出,忠诚、智慧、勇气和策略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