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月军还,陈兵导从,归入府馆。即召中书令孙嘿,厉声谓曰:“卿等何敢妄数作诏?”嘿惶惧辞出,因病还家。恪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罢更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复敕兵严,欲向责、徐。
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欲为变,与亮谋,置酒请恪。恪将见之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寐。明将盥漱,闻水腥臭,侍者授衣,衣服亦臭。恪怪其故,易衣易水,其臭如初,意惆怅不悦。严毕趋出,太衔引其衣,恪曰:“犬不欲我行乎?”还坐,顷刻乃复起,犬又衔其衣,恪令从者逐犬,遂升车。
初,恪将征淮南,有孝子着缞衣入其阁中,从者白之,令外诘问,孝子曰:“不自觉入。”时中外守备,亦悉不见,众皆异之。出行之后,所坐厅事屋栋中折。自新城出住东兴,有白虹见其船,还拜蒋陵,白虹复绕其车。及将见,驻车宫门,峻已伏兵于帷中,恐恪不时入,事泄,自出见恪曰:“使君若尊体不安,自可须后,峻当具白主上。”
这首诗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是一篇记述东吴将领诸葛恪与孙峻之间的争斗的史料。诗中描绘了诸葛恪在孙峻的陷害下,被怀疑谋反,被迫改变日常行为,如改易宿卫、严整兵严,以及他因恐惧而心神不定的情形。同时,诗中还描绘了诸葛恪在出行途中遭遇的不祥预兆,如所乘厅事屋栋中折,白虹绕车等现象,反映了他对自身安全的深深忧虑。
诗句翻译:
- 秋八月军还,陈兵导从,归入府馆:秋季八月份军队返回,陈列军队和随行人员,回到官邸。
- 即召中书令孙嘿,厉声谓曰:“卿等何敢妄数作诏?”嘿惶惧辞出,因病还家:立即召见中书令孙嘿,严厉地对他说:“你们这些人怎么敢胡乱写诏书?”孙嘿惶恐不安地告辞出来,因为病就回家了。
- 恪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罢更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诸葛恪出征之后,曹操所任命的令、长职位,一律罢免重新选择,更加严格地治理,对那些应该前来见他的人无不感到恐惧害怕。
- 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之人:又改换守卫,任用他们的亲信。
- 复敕兵严,欲向责、徐:再次下令让士兵严整,打算去责备、徐州。
- 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欲为变:孙峻因为民众对他的很多怨恨,众人对他的厌恶和猜疑,构陷诸葛恪想要反叛。
- 与亮谋,置酒请恪:与诸葛亮一起商量,设宴请诸葛恪。
- 恪将见之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寐:诸葛恪将在见皇帝的那天夜里,心神不宁地辗转反侧,整夜不能入睡。
- 明将盥漱,闻水腥臭,侍者授衣,衣服亦臭:第二天早晨准备洗漱时,闻到水有腥味,服侍的人递给衣服,衣服也有臭味。
- 恪怪其故,易衣易水,其臭如初:诸葛恪奇怪衣服上的气味为什么还在,换了衣服和洗脸水后,衣服和洗脸水的气味仍然像原来一样。
- 意惆怅不悦:心中惆怅,不高兴。
- 严毕趋出,太衔引其衣:严整完毕就快步走出,孙峻抓住他的衣襟。
- 恪曰:“犬不欲我行乎?”还坐,顷刻乃复起:诸葛恪说:“狗不希望我走吗?”回到座位,过了一会儿就又站起来,狗又咬住他的衣襟,诸葛恪命令随从的人驱赶狗,然后上车。
- 初,恪将征淮南,有孝子着缞衣入其阁中:起初,诸葛恪将要征伐淮南时,有一个孝顺的儿子身着丧服进入他的书房。
- 从者白之,令外诘问:跟随他的人告诉他,让他在外面查问原因。
- 孝子曰:“不自觉入。”:孝子回答说:“自己不知道进入。”
- 时中外守备,亦悉不见:当时内外都有戒备,也都没有见到他。
- 众皆异之:大家都觉得很奇怪。
- 出行之后,所坐厅事屋栋中折:出行后,他坐在厅堂里的屋梁突然折断。
- 自新城出住东兴,有白虹见其船,还拜蒋陵:从新城出发住在东兴期间,有一条白虹出现在他的船上,他回来朝拜蒋陵。
- 白虹复绕其车:白虹又绕着他的车。
- 及将见,驻车宫门,峻已伏兵于帷中:当他要觐见的时候,他停下来车子停在宫门口,孙峻已经埋伏了士兵在帷幔里。
- 恐恪不时入,事泄,自出见恪曰:“使君若尊体不安,自可须后,峻当具白主上:”孙峻担心如果诸葛恪身体不适不能及时进来的话,事情泄露出去就不好说了。他亲自走出来会见诸葛恪说:“您如果身体不舒服的话,可以稍后再来,孙峻会向皇上报告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