綝奉牛酒诣休,休不受,赍诣左将军张布。酒酣,出怨言曰:“彻废少主时,多劝吾自为之者。吾以陛下贤明,故迎之。帝非我不立,今上礼见拒,是与凡臣无异,当复改图耳。”布以言闻休,休衔之。巩其有变,数加赏赐,又复加恩侍中,与綝分省文书。

或有告綝怀怨侮上欲图反者,休执以付綝,綝杀之。由是愈惧,因孟宗求出屯武昌,休许焉,尽敕所督中营精兵万余人,皆令装载,所取武库兵器,咸令给与。将军魏邈说休曰“綝居外必有变”,武卫士施朔又告“綝欲反有征”休密问张布,布与丁奉谋于会杀綝.永安元年十二月丁卯,建业中谣言明会有变。綝闻之,不悦。夜大风发木扬沙,綝益恐。戊辰腊会,綝称疾。休强起之,使者十余辈。綝不得已,将人,众止焉。綝曰:“国家屡有命,不可辞。可豫整兵,令府内起火,因是可得速还。”遂入,寻而火起,綝求出,休曰:“外兵自多,不足烦丞相也。”綝起离席,奉、布目左右缚之。綝叩首曰:“愿徙交州。”休曰:“卿何以不徙滕胤、吕据?”綝复曰:“愿没为官奴。”休曰:“何不以胤、据为奴乎!”遂斩之。以綝首令其众曰:“诸与綝同谋皆赦。”放仗者五千人。闿乘船欲北降,追杀之。夷三族。发孙峻棺,取其印绶,綝其木而埋之,以杀鲁育等故也。

”`

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译文

綝奉牛酒诣休,休不受,赍诣左将军张布。酒酣,出怨言曰:“彻废少主时,多劝吾自为之者。吾以陛下贤明,故迎之。帝非我不立,今上礼见拒,是与凡臣无异,当复改图耳。”布以言闻休,休衔之。巩其有变,数加赏赐,又复加恩侍中,与綝分省文书。或有告綝怀怨侮上欲图反者,休执以付綝,綝杀之。由是愈惧,因孟宗求出屯武昌,休许焉,尽敕所督中营精兵万余人,皆令装载,所取武库兵器,咸令给与。将军魏邈说休曰“綝居外必有变”,武卫士施朔又告“綝欲反有征”。休密问张布,布与丁奉谋于会杀綝. 永安元年十二月丁卯,建业中谣言明会有变。綝闻之,不悦。夜大风发木扬沙,綝益恐。戊辰腊会,綝称疾。休强起之,使者十余辈。綝不得已,将人,众止焉。綝曰:“国家屡有命,不可辞。可豫整兵,令府内起火,因是可得速还。”遂入,寻而火起,綝求出,休曰:“外兵自多,不足烦丞相也。”綝起离席,奉、布目左右缚之。綝叩首曰:“愿徙交州。”休曰:“卿何以不徙滕胤、吕据?”綝复曰:“愿没为官奴。”休曰:“何不以胤、据为奴乎!”遂斩之。以綝首令其众曰:“诸与綝同谋皆赦。”放仗者五千人。闿乘船欲北降,追杀之。夷三族。发孙峻棺,取其印绶,綝其木而埋之,以杀鲁育等故也。

注释解析

1. 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是孙权的长子,因其在年轻时就知名而被赞誉。他不仅才华横溢,且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曾侍于太子登讲论道艺。此外,诸葛恪还因机智过人而被孙权称赞。
2. 孙权大会群臣:孙权为了测试群臣的反应和忠诚,特意安排了一次大型宴会,并在其中设置了一个小小的考验。这个考验不仅考验了他们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孙权的用心良苦。
3. 诸葛恪行酒:诸葛恪在宴会中的行为展现了他的机智和胆识。他不仅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境,还能够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他的智慧和勇气。这也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4. 张昭先有酒色:张昭在面对诸葛恪时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情绪。他认为诸葛恪的行为不符合礼仪规范,甚至暗示他可能会因此而被罢免。然而,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如他所愿。
5. 诸葛恪被杀:诸葛恪的被杀并非偶然。他的野心和行为已经引起了孙权的警觉,而这次的事件更是将他推向了绝路。这也是为什么孙权会在事后对诸葛恪进行严厉的惩罚的原因。

赏析

《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是一部充满历史韵味的作品,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作者陈寿通过对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历史背景的深入挖掘,使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三国时期的重要窗口,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