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北敌注目,伺国盛衰,陛下不恃己之威德;而怙敌之不来,忽四海之困穷,而轻虏之不为难,诚非长策庙胜之要也。昔大皇帝勤身苦体,创基南夏,割据江山,拓士万里,虽承天赞,实由人力也。余庆遗祚,至于陛下,陛下宜勉崇德器,以光前烈。爱民养士,保全先轨,何可忽显祖之功勤,轻难得之大业。忘天下之不振,替兴衰之巨变哉?

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长江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昔秦建皇帝之号,据殽函之阻,德化不修,法政苛酷,毒流生民,忠臣杜口,是以一夫大呼,社稷倾覆。

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任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系颈,共为羁仆。此当世之明鉴,目前之炯戒也。愿陛下远考前事,近览世变,丰基强本,割情从道,则成康之治兴,而圣祖之祚隆矣。书奏,皓深恨之。邵奉公贞正,亲近所惮。乃共谮邵与楼玄谤毁国事,俱被诘责。玄见送南州,邵原复职。后邵中恶风,口不能言,去职数月,皓疑其托疾,收付酒藏,掠考千所,邵卒无一语,竟见杀害,家属徙临海。并下诏诛玄子孙,是岁天册元年也,邵年四十九。

”`
《三国志·吴书·王楼贺韦华传》是西晋陈寿所著的断代史,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在这篇文献中,作者孙亮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分析深刻而独到。

孙亮在《三国志·吴书·王楼贺韦华传》中提到了孙权的盛衰观。孙权被描述为不依赖自身的威德,而是寄希望于敌人的不来,忽视了国家的困境和人民的贫困,从而轻视了征服困难的重要性,这是不符合长远战略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居安思危、以不变应万变的重要性,提醒后人要时刻保持警醒,不要因为一时的安逸而放松警惕。

孙亮指出,大皇帝创建基业时非常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一切的成就都是通过人力完成的。他的余庆遗祚延续到现在,而陛下应该发扬光大的是他的长处和德行,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先烈的光辉业绩。这反映了对历史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于历史使命的责任感。

孙亮在文章中提到了“长江限不可久恃”,这句话是对地理条件的警示,提醒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和挑战。他提到如果自己不能守卫长江,那么敌人就可以轻易地渡江来犯。这不仅是对地理环境的考量,也是对国家防御能力的反思。

孙亮在评论刘氏家族的历史时,也提出了类似的警示。刘氏家族凭借三关之险坚守重山之固,可以说是金城石室,万世之业。然而,任人失贤导致一朝丧没,君臣系颈共为羁仆,成为当世之明鉴和炯戒。这表达了对权力腐败和用人不当的批评,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汲取。

《三国志·吴书·王楼贺韦华传》通过孙亮的评论,不仅展示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而且传达了对国家治理和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这些观点和分析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