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注释】

①隆中对:东汉末年,刘备曾到南阳(今河南南阳)游说诸葛亮。诸葛亮当时正在隆中隐居,两人一见如故,谈论天下大事,这就是“隆中对”。

②善:好,赞许。

③于是:在这里,表示转折的意思。

④与亮情好日密:指与诸葛亮的交情一天天密切。

⑤关羽、张飞等不悦:关羽和张飞等人不高兴。

⑥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刘备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

⑦羽、飞乃止:关羽、张飞等人就停止了议论。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写刘备三顾茅庐后与诸葛亮初次相见,谈得十分投机,并把关羽、张飞等人请来,使他们都很高兴,但关羽、张飞又因为自己没有立功而不高兴了。这时刘备就向他们讲起“隆中对”的故事,使大家打消了误会,重新高兴起来。全诗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刘备的谦虚谨慎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刘备这一人物的喜爱之情。

本诗是《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也是全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它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刘备知人善任、善于发现人才的过人本领。同时,也表现了刘备虚心听取意见的好学精神。

刘备在得知徐庶已离开曹营去投奔刘表后,就亲自上山寻访。来到卧龙岗,正巧碰到诸葛亮在家专心致志地读着《周易》。刘备恭敬地向他问安,并诉说了自己的志向。诸葛亮很赞赏刘备的为人,便同他攀谈起来。谈话间,刘备又听到有人议论他不能重用徐庶,心中很不是滋味。诸葛亮察觉了刘备的心思,连忙安慰他:“您得到良才有如鱼得水,不要怀疑。”刘备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后来,他又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终于使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自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