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矣垂天景,壮哉奋地雷。
丰隆岂久响,华光但西隤。
日落似有竟,时逝恒若催。
仰悲朗月运,坐观璇盖回。
盛门无再入,衰房莫苦开。
人生固已短,出处鲜为谐。
慷慨惟昔人,兴此千载怀。
升龙悲绝处,葛藟变条枚。
寤寐岂虚叹,曾是感与摧。
弭意无足欢,愿言有馀哀。

【注释】:

  1. 折扬柳行:即《折杨柳》,乐府曲名,属《相和歌辞》。
  2. 邈(miǎo)矣垂天景:形容景象高远。邈,深远。垂,下垂。
  3. 壮哉奋地雷:形容声势浩大。
  4. 丰隆:神话中掌管雷雨的神灵。
  5. 华光但西隤(tuí):华光,指太阳的光辉。隤,同“摧”,毁坏。
  6. 日落似有竟:太阳落下的样子好像有个尽头。竞,结束。
  7. 时逝恒若催:时间像被催逼一样逝去。时,时光。催,催促。
  8. 仰悲朗月运:仰望着月亮运行的景象而感到悲伤。
  9. 盛门无再入:没有机会再进入兴盛之门。
  10. 衰房莫苦开:不要苦苦地打开衰败的门扉。
  11. 人生固已短:人生本来就很短暂。
  12. 出处鲜为谐:出仕做官与退隐归田很少有和谐的时候。
  13. 慷慨惟昔人:只有古人才会如此感慨。
  14. 升龙悲绝处:像升腾的龙那样悲愁于高处。
  15. 葛藟变条枚:就像葛藤变作树根一样。
  16. 寤寐岂虚叹:无论是睡梦中还是清醒时,都不断叹息。
  17. 曾是感与摧:“曾”是“曾经”,“是”表肯定,感与摧是动词短语,表示“感到”、“摧毁”的意思。
  18. 弭意无足欢:内心平静了也就没有什么欢乐可言了。
  19. 愿言有馀哀:希望的话还有多余的悲哀。
    【赏析】:
    此诗以“折杨柳”为题,当是抒发一种离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在仕途上失意后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伤。全诗情感起伏跌宕,既有豪迈激昂,又有深沉哀婉;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寓情于景。
    首句写天空景色的高远壮丽,二句借神祇来表现声势之大。三句写神祇的声音消失得很快。四句写日落的快,五六两句写时间的流逝快,七八两句写感叹生命短暂的快。九句写出仕与退隐没有和谐的时刻。十句借古人的情怀来表达自己的慨叹。十一两句写自己如升龙般孤独悲愁。十二句说如同葛藤一样变化不定。十四句说自己醒来时还在感叹。十五六两句说自己即使内心平静也还有所感伤。最后八句写自己希望的话语还有余哀。全诗情感起伏跌宕,既有豪迈激昂,又有深沉哀婉;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寓情于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任翰林待诏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在官场上的失意与无奈以及内心的愤懑不平和对人生命运的无奈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