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已远,曾云郁冥冥。
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涂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太山侧,慷慨激楚声。
【注释】
太山:泰山,古名岱山。一何高:多么高啊!
迢迢:遥远的样子。造:到达。
峻极:高大。周:周围。已远:已经很远了。曾:曾经。云:指云雾缭绕的天幕。郁:幽暗。冥冥:深邃幽暗。
梁甫:即梁父山,在今山东省泰安西南。馆:馆舍,这里指山间小屋。蒿里:地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北。亭:亭台楼阁,这里指山间凉亭。
幽涂:指曲折幽深的道路。延:招引。万鬼:指许多鬼魂。神房:神仙住的房屋。集:聚集。百灵:指众多的神灵。
长吟:大声吟咏。侧:旁边,指山边。慷慨:豪迈,悲壮。激楚声:激动地唱出雄浑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登泰山观日出的途中。诗中描绘了泰山的高峻、神秘莫测,以及诗人在山前驻足吟咏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宏大,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太山一何高”以感叹语气开篇,高度概括了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紧接着,诗人用“迢迢造天庭”来形容泰山与天相接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它的高耸入云、不可企及的特点。
颔联“峻极周已远”和“曾云郁冥冥”通过描绘泰山四周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景象,展现了泰山的神奇魅力。这里的“周已远”既指山峰之高,也隐含着时间之漫长,使读者感受到泰山的古老和沧桑。而“曾云郁冥冥”则形象地描绘了泰山上空的云雾弥漫、幽暗深邃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宁静。
颈联“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则转向描写山中景物。这里的“梁甫”是指泰山南麓的一座小山,而“蒿里”则是泰山的一个著名景点。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两座山峰联系在一起,暗示了泰山的广袤和壮丽。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尾联“幽涂延万鬼,神房集百灵”则进一步描绘了泰山上的各种神秘景象。这里的“幽涂”可以理解为曲折幽深的道路,象征着通往泰山的路虽然艰险但充满神秘;而“万鬼”则指的是那些徘徊在山间的鬼魂,它们在这条道路上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神房”则是指神仙住的地方,这里则是指那些聚集在此的众多神灵。
尾联“长吟太山侧,慷慨激楚声”则以诗人自己的吟咏作结。这里的“长吟”既是对泰山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慷慨激楚声”则传达了诗人激昂的情感和壮美的想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传说故事。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塑造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也极具感染力,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澎湃和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