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迟,丝竹声大悲。
和乐唯有舞,运体不失机。
退似前龙婉,进如翔鸾飞。
回目流神光,倾亚有馀姿。

这首诗的译文是:

金鼓声中,丝竹声大悲。只有舞蹈可以和乐,运体不失时机。退场时像前龙一样优雅,进场时如翔鸾飞翔。回眸间流光溢彩,倾亚有馀姿。

注释:

却东西门行: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宫廷音乐舞蹈表演的诗。却东西门行,指的是在宫廷中表演音乐和舞蹈的场景。

金□□□迟:这里的“金”是指金色,“□□”是古代乐器的一种,用来形容音乐的声音清脆悦耳。迟,缓慢的意思,这里可能是指乐曲的旋律缓慢而悠扬。

丝竹声大悲:丝竹,泛指各种乐器,如琴、瑟等。悲,悲伤的意思。这里形容音乐的声音低沉而哀婉,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

和乐唯有舞,运体不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舞蹈才能使音乐和谐,而且动作要恰到好处,不失去时机。运体,指身体的动作,失机,失去时机。

退似前龙婉,进如翔鸾飞:这句话形容了表演者在退场和进场时的状态。退场时如同一条优雅的前龙,缓缓后退;进场时如同一只飞翔的鸾鸟,迅速前进。

回目流神光,倾亚有馀姿:这句话描述的是表演者眼神流转时流露出的神采,以及他的姿态优美,足以让人倾倒。回目,回顾自己的面容;流神光,眼神流动的光芒;倾亚,倾国倾城的意思;有馀姿,姿态优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描写了古代宫廷音乐舞蹈表演的场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音乐和舞蹈的美妙之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音乐舞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金鼓声中,丝竹声大悲”描绘了音乐演奏的氛围。金鼓声中,象征着宫廷的庄严和肃穆。丝竹声大悲,则表现出音乐的深沉和哀婉。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即音乐的深沉和哀婉。

接下来的诗句”和乐唯有舞,运体不失机”,进一步描绘了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和乐,指音乐与舞蹈的和谐;唯舞,强调舞蹈的重要性;运体,指动作的恰到好处;不失机,指时机的把握。这两句表明舞蹈是音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够使音乐更加和谐,同时也需要掌握好时机。

“退似前龙婉,进如翔鸾飞”,描述了表演者在退场和进场时的状态。前龙婉,指退场时如同一条优雅的前龙,缓缓后退;翔鸾飞,指进场时如同一只飞翔的鸾鸟,迅速前进。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的变化,既有优雅的退场,又有迅猛的进场。

最后一句”回目流神光,倾亚有馀姿”,则是对表演者整体状态的描述。回目,回顾自己的面容;流神光,眼神流动的光芒;倾亚,倾国倾城的意思;有馀姿,姿态优美。这几句既表现了表演者的眼神和神态,又展现了他的姿态和风采。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以及对表演者的赞美之情。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宫廷音乐舞蹈表演的庄重、和谐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