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有七日,蠢动思登高。
显首稀乾精,方类自相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主题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情感态度,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句子进行分析判断,并注意注释中提示的内容,然后参考答案要点进行总结概括作答,最后还要根据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来赏析。此诗前两句写登高之景,后两句写诗人观秋景而感怀时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人民疾苦的关切之情。首句点明时令,“七月”指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节。古人认为这天牛郎织女相会,所以也叫做“乞巧节”。第二句写登高所见,“蠢动思登高”中的“蠢动”是说万物都开始活动,正是一年中暑气最盛的时候;“思登高”是说要登上高处才能看到更广阔的景色,以排遣内心的烦闷。第三句紧承上文,“显首稀干精”中的“显首”是指太阳初升,太阳的光线逐渐强烈,而太阳光中的白昼渐渐增多,这是由于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使得天空显得格外明亮。“自相招”中的“相招”是说太阳光与空气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吸引,使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光明。第四句写诗人观秋景而感怀时事,“方类”指同类事物,如草木、虫鱼等。“自相招”中的“类”指同类事物,如草木、虫鱼等。“自相招”是说这些同类的事物在阳光的照耀下聚集在一起。“相招”是互相召唤、招引的意思。第五句用一个反问句式,表明了诗人自己的观点:同类的事物聚在一起,难道不是因为有共同的东西吗?诗人由此联想到国家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不禁感到忧心忡忡,感慨万端。

【答案】

译文:七月有七日,蠢动思登高;太阳刚刚升起,光芒已经四射,万物都在争相向高处聚集;同类的事物聚集一起,难道不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东西吗?我因此感到忧愁。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七夕节这一天登高望远,看到万物都开始活动,生机勃勃,想到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不禁感叹万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