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名为《答柳恽》。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清晨出发前往陇西,日暮时分飞驰于狐谷的情景。秋天的月亮照亮了层峦叠嶂的山峰,寒风扫过高大的树木。夜晚雾气侵湿衣襟,清晨的山海关催促着车轮前进。然而,作者即将离去,心中不禁感到茫然,只能空怀悲凉,满目皆是离别之情。

译文:
清晨我踏上陇西的土地,傍晚我在狐谷中飞驰。秋月照耀着层峦叠嶂的山峰,寒冷的北风吹过挺拔的古木。夜色降临时雾气侵袭衣衫,拂晓时分山海关催促着马车行进。你即将离开,我却不知何去何从。一旦分别,就再难相见,只能徒增悲伤和空虚。

注释:

  1. 陇西:今甘肃东部一带,当时是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
  2. 狐谷:地名,位于今天甘肃省境内。
  3. 层岭:指山峰层层叠嶂,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4. 寒风扫高木:形容秋风劲吹,树叶飘落。
  5. 关山晓催轴:早晨山海关的号角声催促着马车行驶。
  6. 参差间原陆:形容道路高低不平,参差不齐。
  7. 一见终无缘:意指一旦分别,就再也没有机会相见。
  8. 一:独。
  9. 空:徒然、白白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不舍。诗中的“日暮飞狐谷”、“雾露夜侵衣”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伤感。而最后一句“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则揭示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深深牵挂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相见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