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岂其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偶吹草堂,滥巾北岳。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虽假容于江皋,乃撄情于好爵。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核元元于道流。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 

北山移文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
这句诗描绘了钟山(即钟山,位于南京)上的英气和草堂的灵气。钟山是南京的名胜古迹,而草堂则可能是指某个文人的居所或藏书之所。”驰烟驿路”暗示着道路两旁烟雾缭绕的景象,而”勒移山庭”则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
这里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超脱尘世的志向。”耿介”表示正直、坚贞不渝,”拔俗”则意味着超越一般人的境界。”萧洒”形容洒脱自在,”出尘”则指远离尘世的纷扰。整句诗展现了诗人追求高尚人格和精神境界的决心。

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
这句话出自《楚辞·卜居》,原意为用洁白如雪的冰去衡量纯洁无暇的德行,以及像青天那样直上九霄的志向。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清正廉洁、心志高远的品格。

吾方知之矣:
这句话表明诗人对前人言论的理解已经深刻,对自身品质的认识更加明确。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
描述了诗人在外界诱惑面前依然坚守自己的操守,不为金钱权势所动摇。”亭亭物表”形容人的仪表堂堂,举止优雅;”皎皎霞外”则形容人品光明磊落。”芥千金而不眄”意指看轻金钱却不为所动,”屣万乘其如脱”则是说即使身居高位也不为所累。整句话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性。

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曾经听到凤凰在洛浦(洛阳附近的河流)中鸣叫,同时也看到了有人在河滩边唱歌的场景。这里的”洛浦”和”延濑”都是古代地名,象征着宁静祥和的氛围。

固亦有焉:
这里的”固”表示确实、无疑,”亦有焉”则是说也有这样的事发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某些现象或行为的认同。

岂其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这里的”翟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知罃,他曾因被诬陷而被放逐。”朱公”则是指春秋时期的商人范蠡,他曾在商海沉浮后又隐退山林。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两个历史人物的经历,表达自己对于人生起伏不定、悲欢离合的感慨。

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观念的转变和对于道德沦丧的担忧。”乍回迹以心染”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的内心也随之变化,受到外界的影响。”或先贞而后黩”则指出有些人一开始保持高尚的品德,但后来却堕落到贪腐的地步。”何其谬哉”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转变的疑惑和感叹。最后的”呜呼”是对整个话题的总结和感慨。

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这句话总结了诗人对逝去的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尚生不存”指的是尚生的去世,意味着朋友离去;”仲氏既往”则是说仲氏已经离开;”山阿寂寥”则描绘了山间空旷无人的景象;”千载谁赏”则是说千年之后又有谁能赏识这些遗留下的美呢?整句话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