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促装下邑,浪枻上京。虽情殷于魏阙,或假步于山扃。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碧岭再辱,丹崖重滓,尘游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宜扃岫幌,掩云关,敛轻雾,藏鸣湍,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于是丛条瞋胆,叠颖怒魄,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译文:

如今又要匆匆收拾行装,下到邑中。虽然情意深厚于朝廷,但有时也需暂时寄身山中。岂能让芳杜厚颜面对羞辱,薜荔蒙受耻辱?碧岭再遭受耻辱,丹崖再次被玷污,尘上行走的步履,污染了清澈的水池。应该关闭山门幌子,掩闭云雾关口,敛起轻雾,藏好鸣湍急流。截断来路于谷口,制止妄行的马缰于郊端。于是丛条瞋视着胆量,叠颖怒视着魄力,有的飞柯折断车轮,乍低枝扫去痕迹: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是借古喻今,托讽现实的佳作。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辞别故国,准备赴京,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虽情殷于魏阙,或假步于山扃”意思是说虽然我的感情深厚于朝廷,但也有时也需要暂居山中休息一下。这里既写出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仕途坎坷、政治黑暗的不满以及他希望远离是非之地的心愿。

第三四句写诗人决心洁身自好,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妥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怎么可以让芳杜(指香蒲)厚着脸皮,薜荔蒙受屈辱?碧岭(指山岭)再度受到玷污,丹崖(指山崖)再次被污染,尘土上行走的步履,玷污了洁净的水池。”这里的“芳杜”“薜荔”都是指隐者。作者用芳杜、薜荔来比喻隐士们,说明自己决不与他们为伍。“宜扃岫幌,掩云关”,写他要关上山门,掩蔽云间通道,即表明他决心隐居山林的决心。“敛轻雾,藏鸣湍”,写他要收束轻烟薄雾,隐藏激流奔涌的瀑布。“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二句写他打算把来时的车马拦在谷口,不让妄行者驰骋。最后两句写他决定回到隐士中去,替国君向那些逃避现实、隐居山林的隐士致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坚决与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朴实无华。全诗一气呵成,结构紧凑,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