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々”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々”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及《离骚》代兴,触类而长,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于是“嵯峨”之类聚,葳蕤之群积矣。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鱼贯,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

诗句:

  1.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注释:春秋两季的交替,阴阳二气的交织变化,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都牵动着人们的心灵。

  2. 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
    注释:随着春天的到来,阳气逐渐生长,万物开始复苏;而到了秋天,阴气凝结,丹色的鸟儿也羞涩地藏匿起来。

  3. 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
    注释:即使是微小的生物,也可能受到季节更迭的影响,从而产生深远的感受。

  4. 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
    注释:如果君子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他的才华就会如同玉石一样晶莹剔透;他的品德就像鲜花一样芳香四溢。

  5. 物色相召,人谁获安?
    注释:由于自然界中的景物相互吸引,人们的心境也随之波动,无法保持安宁。

  6. 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
    注释:在春天到来的时候,人们的心情会变得更加愉悦;而在夏天,人们的心情会变得忧郁和沉重。

  7. 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
    注释:天空湛蓝,空气清新,使人们能够有更远大的理想;而雪白覆盖大地,让人们的思绪变得深邃而严肃。

  8.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注释:每年都会有不同的事物出现,这些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外貌;而人们的情感也会随着事物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因此言辞也会随之产生。

  9.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
    注释:即使是一片叶子的摆动,也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虫子的声音,也能触动人们的心灵。

  10. 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注释:更何况清风与明月一起在夜晚陪伴我们,白日与春林共同迎接清晨的美好时光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物和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