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皇中兴,披文建学,刘刁礼吏而宠荣,景纯文敏而优擢。逮明帝秉哲,雅好文会,升储御极,孳孳讲艺,练情于诰策,振采于辞赋,庾以笔才愈亲,温以文思益厚,揄扬风流,亦彼时之汉武也。及成康促龄,穆哀短祚,简文勃兴,渊乎清峻,微言精理,函满玄席;澹思浓采,时洒文囿。至孝武不嗣,安恭已矣。其文史则有袁殷之曹,孙干之辈,虽才或浅深,珪璋足用。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馀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

自宋武爱文,文帝彬雅,秉文之德,孝武多才,英采云构。自明帝以下,文理替矣。尔其缙绅之林,霞蔚而飙起。王袁联宗以龙章,颜谢重叶以凤采,何范张沈之徒,亦不可胜数也。盖闻之于世,故略举大较。

”`
《文心雕龙·时序》:元皇中兴,披文建学,刘刁礼吏而宠荣,景纯文敏而优擢。逮明帝秉哲,雅好文会,升储御极,孳孳讲艺,练情于诰策,振采于辞赋,庾以笔才愈亲,温以文思益厚,揄扬风流,亦彼时之汉武也。及成康促龄,穆哀短祚,简文勃兴,渊乎清峻,微言精理,函满玄席;澹思浓采,时洒文囿。至孝武不嗣,安恭已矣。其文史则有袁殷之曹,孙干之辈,虽才或浅深,珪璋足用。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馀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

自宋武爱文,文帝彬雅,秉文之德,孝武多才,英采云构。自明帝以下,文理替矣。尔其缙绅之林,霞蔚而飙起。王袁联宗以龙章,颜谢重叶以凤采,何范张沈之徒,亦不可胜数也。盖闻之于世,故略举大较。

注释:

  • 元皇:指晋元帝司马睿。
  • 中兴:复兴之意。
  • 披文:研究文化。
  • 建学:建立学校。
  • 刘刁:指刘向、刁逵。
  • 景纯:指傅咸,字景纯。
  • 庚(gēng):指庚肩吾,字子嵩。
  • 升储:指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子。
  • 孳孳:勤勉的样子。
  • 练情:磨练情感。
  • 练:磨练。
  • 诰策:诏令文书。
  • 庾(yu)以笔才愈亲:指庾肩吾的文章更受亲近。
  • 温(wēn)以文思益厚:指温峤的文思更加深厚。
  • 揄扬:夸耀。
  • 风流:文学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 宋武:指晋武帝司马炎。
  • 文帝:指晋元帝司马睿。
  • 炳彬:指晋文帝司马炎和晋元帝司马睿都很有才华。
  • 逮:及,到。
  • 成康促龄:指晋成帝司马衍年幼,寿命短暂。
  • 穆哀:指晋穆帝司马聃年少早逝。
  • 简文:指晋简文帝司马昱。
  • 勃兴:迅速发展兴起。
  • 渊乎:形容人深沉。
  • 微言精理:指言辞简练而含义深刻。
  • 函:充满。
  • 澹(dàn):淡泊。
  • 浓采:浓烈的色彩。
  • 时酒文囿:指文人聚会饮酒作乐。
  • 百世可知:意思是很多代后的人也可以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文心雕龙》中的一篇论述文章,主要讨论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学创作的风格与特点。通过回顾历史上的皇帝和他们的文化政策,以及他们如何影响文学发展的过程,诗人展示了中国文学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的。

从诗歌本身来看,它采用了一种比较抽象和哲学化的方式来分析文学作品。例如,“诗必柱下之旨归”指的是诗歌应当传达某种道德或哲理上的意义;“赋乃漆园之义疏”则是指赋这种文学形式应当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这种方式,诗人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应具备深度和广度的看法。

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成就的观察和思考。如提到晋朝的几位皇帝和他们的文学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这种历史的回顾不仅显示了作者对过去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对文学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不仅是对文学理论的探讨,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反思和致敬,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