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有虞继作,政阜民暇,薰风咏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尽其美者何?乃心乐而声泰也。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成汤圣敬,“猗欤”作颂。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飙骇。方是时也,韩魏力政,燕赵任权;五蠹六虱,严于秦令;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孟轲宾馆,荀卿宰邑,故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邹子以谈天飞誉,驺奭以雕龙驰响,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观其艳说,则笼罩《雅》、《颂》,故知烨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也。
文心雕龙 · 时序
穿越古今,探讨歌谣文理与社会变迁
- 前言
- 引述陶唐德盛
- 阐述野老与郊童之歌
- 强调有虞政治与文化影响
- 指出春秋战国时代英雄角战
- 先秦至汉代文学演变
- 描述尧舜时期诗歌创作
- 叙述有虞继作的政治与文化成就
- 分析大禹九序咏功的辉煌
- 魏晋南北朝文学繁荣
- 例证成汤圣敬之作与姬文之德盛
- 探讨《周南》勤而不怨与太王之化淳
- 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
- 综述唐代诗词之美
- 点评宋代词赋之风雅
- 论述元曲的兴起与发展
- 社会现实与文学关系探讨
- 分析《时序》中社会变迁与文学发展
- 讨论风动于上波震于下的文学现象
- 结论与启示
- 总结《时序》对后世影响
- 提出文学在社会发展中作用
- 展望未来文学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