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齐由、齐庄二人小时诣庾公,公问:“齐由何字?”答曰:“字齐由。”公曰:“欲何齐邪?”曰:“齐许由。”“齐庄何字?”答曰:“字齐庄。”公曰:“欲何齐?”曰:“齐庄周。”公曰:“何不慕仲尼而慕庄周?”对曰:“圣人生知,故难企慕。”庾公大喜小儿对。
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张颇不恹。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谓“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敷曰:“不然,当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庾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
庾稚恭为荆州,以毛扇上武帝。武帝疑是故物。侍中刘劭曰:“柏梁云构,工匠先居其下;管弦繁奏,钟、夔先听其音。稚恭上扇,以好不以新。”庾后闻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诗句:
孙齐由、齐庄二人小时诣庾公,公问:“齐由何字?”答曰:“字齐由。”公曰:“欲何齐邪?”曰:“齐许由。”“齐庄何字?”答曰:“字齐庄。”公曰:“何不慕仲尼而慕庄周?”对曰:“圣人生知,故难企慕。”庾公大喜小儿对。
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张颇不恹。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
译文:
孙齐由和齐庄小时候去拜访庾公,庾公问道:“孙齐由,你的‘齐’字是什么意思?”孙齐由回答说:“字是‘齐’。”庾公问:“你想表达什么意境呢?”孙齐由回答:“我想表达的是‘齐(志向)许由’。”庾公接着问:“那孙齐庄,你又是怎么想的呢?”孙齐庄答:“我的‘齐庄(志向)周(庄子)’。”庾公笑道:“你怎么不去效仿孔子,而是去效仿庄子呢?”孙齐由回答说:“圣人是天生就了解的,所以难以效仿。”
注解:
- 孙齐由:名字不详
- 齐庄:名字不详
-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这是一篇记载人物言论的散文集,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品。
赏析:
这篇文言文描绘了孙齐由和孙齐庄两个小孩在年少时去拜访庾公的故事。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孩子们对“齐”字的解释和理解,以及他们对孔子和庄子的不同态度。其中,孙齐由的回答显示了他对于“齐”字的理解,即追求一种高尚的志向;而孙齐庄则表达了他对庄子思想的钦佩。整个故事充满了童趣和智慧,展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