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太尉拜司空,语同坐曰:“平生意不在多,值世故纷纭,遂至台鼎。朱博翰音,实愧于怀。”

高坐道人不作汉语,或问此意,简文曰:“以简应对之烦。”

周仆射雍容好仪形,诣王公,初下车,隐数人,王公含笑看之。既坐,傲然啸咏。王公曰:“卿欲希嵇、阮邪?”答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于津梁。”于时以为名言。

挚瞻曾作四郡太守,大将军户曹参军,复出作内史,年始二十九。尝别王敦,敦谓瞻曰:“卿年未三十,已为万石,亦太蚤。”瞻曰:“方于将军,少为太蚤;比之甘罗,已为太老。”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诗句:

  1. 郗太尉拜司空,语同坐曰:“平生意不在多,值世故纷纭,遂至台鼎。朱博翰音,实愧于怀。”
    译文:郗超被任命为司空,对在座的人说:“我本无意争权夺利,但世道纷繁复杂,以至于达到了高位。朱博的才华,我感到惭愧。”
    注释:平生意不在多 - 指不贪恋权力。值世故纷纭 - 指世道混乱,形势艰难。台鼎 - 指高位。朱博翰音 - 朱博(字博)的文采,博学多才。实愧于怀 - 实际上感到惭愧。

  2. 高坐道人不作汉语,或问此意,简文曰:“以简应对之烦。”
    译文:一位僧人高坐不动,不说话,有人问他的意思,简文帝解释说:“这是为了简化应对的繁琐。”
    注释:高坐道人 - 指的是一位僧人。不作汉语 - 不使用汉语交流。或问此意 - 有人询问他的意图。简文曰 - 即简文帝(司马昱)的回答。以简应对之烦 - 意思是用简洁的方式回应,以避免不必要的繁文缛节。

  3. 周仆射雍容好仪形,诣王公,初下车,隐数人,王公含笑看之。既坐,傲然啸咏。王公曰:“卿欲希嵇、阮邪?”答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译文:周仆射仪表堂堂,举止优雅,拜访王公时,初进门时躲着几个人,王公微笑看着他。坐下后,他傲慢地吟诗作答。王公说:“你羡慕嵇康、阮籍吗?”他回答说:“不敢远离您,却羡慕他们。”
    注释:周仆射 - 周顗,东晋官员,有文名。雍容好仪形 - 风度翩翩,举止优雅。诣王公 - 去拜访王公。初下车,隐数人 - 初到王公家时,故意避开了数人。王公含笑看之 - 王导看到周顗的机智举动,微笑着看着。既坐,傲然啸咏 - 坐下后,他仍然保持着那种自信和傲然的态度,吟着诗。王公曰:“卿欲希嵇、阮邪?” - 王导问他,是否想要模仿嵇康、阮籍的行为。答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 他回答说,不敢离开王导,但也不想完全追随嵇康、阮籍的风格。

  4. 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于津梁。”于时以为名言。
    译文:庾亮曾经进入佛像中,看见一个卧佛像,他说:“这个孩子在桥上劳累。”当时认为这是一句名言。
    注释:庾公 - 庾亮,东晋名臣、书法家。尝入佛图 - 曾经进入佛像内。见卧佛 - 看到躺着的佛像。曰 - 说。此子疲于津梁 - 这个孩子在桥梁上劳累。于时以为名言 - 在当时被认为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5. 挚瞻曾作四郡太守,大将军户曹参军,复出作内史,年始二十九。尝别王敦,敦谓瞻曰:“卿年未三十,已为万石,亦太蚤。”瞻曰:“方于将军,少为太蚤;比之甘罗,已为太老。”
    译文:挚瞻曾担任过四郡太守、大将军户曹参军、又出任内史,年龄刚满二十九岁。曾与王敦告别,王敦对他说:“你年纪不到三十,已经成为万户侯,也太过年轻。”挚瞻回答说:“与将军相比,我年轻得早一些;与甘罗相比,我已经老了。”
    注释:挚瞻 - 挚虞的儿子,西晋官员。曾作四郡太守 - 曾任多个郡的太守。大将军户曹参军 - 是大将军(司马懿)的属官。复出作内史 - 然后又被调回京城当内史(相当于宰相)。年始二十九 - 年龄刚满二十九岁。尝别王敦 - 曾和王敦告别。王敦 - 王戎的父亲,东晋大臣。卿年未三十,已为万石 - 意思是说你的年纪轻轻就已经封官加爵了。方于将军,少为太蚤 - 比较而言,你在将军的位置上太早了。比之甘罗,已为太老 - 和历史上有名的少年丞相甘罗相比,你已经老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