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廷尉以裘与从弟沈,沈辞不受。廷尉曰:“晏平仲之俭,祠其先人,豚肩不掩豆,犹狐裘数十年,卿复何辞此?”于是受而服之。
佛图澄与诸石游,林公曰:“澄以石虎为海鸥鸟。”
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
陶公疾笃,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仁祖闻之曰:“时无竖刁,故不贻陶公话言。”时贤以为德音。
竺法深在简文坐,刘尹问:“道人何以游朱门?”答曰:“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或云卞令。
孙盛为庾公记室参军,从猎,将其二儿俱行。庾公不知,忽于猎场见齐庄,时年七八岁。庾谓曰:“君亦复来邪?”应声答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诗句
- 孔廷尉以裘与从弟沈,沈辞不受。 孔廷尉将一件皮衣赠与其弟弟沈,但沈拒绝接受。
- 佛图澄与诸石游,林公曰:“澄以石虎为海鸥鸟。” 佛图澄与一群石头玩耍时,林公评价他,认为他像海鸥一样自由自在。
- 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 当时谢仁祖已经八岁了,谢豫章准备送客人,而他这时已经展现出极高的智慧和理解能力。
- 陶公疾笃,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 陶潜病重,没有人能给他提建设性的建议,这让朝廷的官员们感到遗憾。
- 竺法深在简文坐,刘尹问:“道人何以游朱门?”答曰:“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或云卞令。 法深坐在简文帝旁边,刘尹问他为什么住在豪华的门户,他回答说:“你只看到了朱门的华丽,我就像住在蓬户(简陋的地方)一样。”有人提到是卞令。
- 孙盛为庾公记室参军,从猎,将其二儿俱行。庾公不知,忽于猎场见齐庄,时年七八岁。庾谓曰:“君亦复来邪?”应声答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孙盛担任庾亮的记室参军,陪同他一起打猎,带着他的两个儿子一同行动。庾亮不知道,却在打猎现场遇到了七八岁的齐庄,庾亮问他:“你也来吗?”齐庄回答说:“这就是‘无小无大,随公公前进’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