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目阮文业:“清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人。”
武元夏目裴、王曰:“戎尚约,楷清通。”
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于是显名。年二十八,始宦。
诗句:王戎目阮文业
译文:世说新语·赏誉第八中,王戎对阮文业的评价是“清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人”。
关键词注释:
- 阮文业:指阮籍的儿子。
- 清伦有鉴识:指阮文业人品高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 汉元以来:指自汉朝以来,即从汉代开始。
赏析:
王戎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之一,以其独特的审美和评价标准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评价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审美趣味,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人物品质的重视。
在《世说新语·赏誉第八》中,王戎对阮文业的评价非常独特,他称阮文业为“清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人。”这句话表达了他对阮文业的极高评价,认为他是自汉朝以来所未见过的杰出人物。这种评价不仅显示了王戎的卓越眼光,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高度期待。
在王戎的评价中,“清伦有鉴识”强调了阮文业的高洁品质和卓越的洞察力。而“汉元以来未有此人”则进一步强调了阮文业的独特性和非凡成就,使得他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杆人物。
武元夏目裴、王的评价也是对阮文业的一种肯定。武元夏目裴、王的评价是“戎尚约,楷清通”,这意味着王戎与裴、王之间的交往非常简洁明了,彼此之间保持着一种清新脱俗的风格。这种风格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它代表了人们对于简约、自然生活的向往。
庾子嵩对和峤的评价则是另一种风格的体现。庾子嵩形容和峤如同“森森如千丈松”,虽然和峤的外表有些粗糙(磊砢有节目),但在他的身上却能够找到栋梁之用的潜力。这种评价既赞美了和峤的自然之美,又赞扬了他内在的坚韧和力量。
王戎、武元夏目裴、王、庾子嵩对阮文业的评价都是对其才能和品质的高度认可。这些评价不仅反映了他们个人的品味和审美观念,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社会对于人物品质的重视。通过对这些评价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尚,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些历史人物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