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文王问武陔:“陈玄伯何如其父司空?”陔曰:“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

正始中,人士比论,以五荀方五陈:荀淑方陈寔,荀靖方陈谌,荀爽方陈纪,荀彧方陈群,荀顗方陈泰。又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頠方王戎,裴邈方王玄。

冀州刺史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淮与裴頠、乐广友善,遣见之。頠性弘方,爱乔之有高韵,谓淮曰:“乔当及卿,髦小减也。”广性清淳,爱髦之有神检,谓淮曰:“乔自及卿,然髦尤精出。”淮笑曰:“我二儿之优劣,乃裴、乐之优劣。”论者评之:以为乔虽高韵,而检不匝;乐言为得。然并为后出之俊。

以下是对《世说新语·品藻第九》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诗句解读:司马文王问武陔:“陈玄伯何如其父司空?”
  • 司马文王询问武陔如何看待他的堂舅陈仲举,即陈玄伯的父亲陈寔。
  1. 译文
  • 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
  • 他通达高雅,博览群书,能够承担起天下教化的责任,但不如陈寔;他聪明机敏,行事简练,有显著的成就和事迹。
  1. 注释与分析
  • 通雅博畅:形容人学识广博,见识高远。
  • 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指有担当,能够承担起教化天下的责任。
  • 明练简至:指聪明敏捷,做事简练有序。
  • 立功立事过之:指有显著的成就和事迹,超过了一般人。
  1. 赏析
  • 此诗通过对比陈玄伯与其父亲陈寔的不同特质,展现了父子二人在德行、智慧等方面的不同。陈玄伯虽然有才华和学识,但在担当社会责任方面略显不足;而陈寔则以其深厚的道德修养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了一代名臣。
  • 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物品质的重视,以及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在古代社会中,德行被视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对于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和公正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