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始出西戏,失车牛,便杖策步归。道逢刘尹,语曰:“安石将无伤?”谢乃同载而归。

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尝伺人祠,欲乞食,往太蚤,门未开。主人迎神出见,问以非时,何得在此?答曰:“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遂隐门侧。至晓,得食便退,了无怍容。为人有记功,从桓宣武平蜀,按行蜀城阙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多少,皆默记之。后宣武漂洲与简文集,友亦预焉。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友皆名列,曾无错漏。宣武验以蜀城阙簿,皆如其言。坐者叹服。谢公云:“罗友讵减魏阳元!”后为广州刺史,当之镇,刺史桓豁语令莫来宿。答曰:“民已有前期。主人贫,或有酒馔之费,见与甚有旧,请别日奉命。”征西密遣人察之。至日,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处之怡然,不异胜达。在益州语儿云:“我有五百人食器。”家中大惊。其由来清,而忽有此物,定是二百五十沓乌樏。

这首诗是《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中的一个故事。它讲述了东晋名士谢安在外出游玩时,由于失车而迷路,他步行回家,途中遇到了刘尹。刘尹问他为何如此着急,谢安回答说:“安石将无伤?”意即刘尹的车辆不会受伤。两人一起乘车回到家中。

小时候被人认为是傻瓜。他曾经去别人家做客,想乞求食物,但他来得太早了,主人还没有开门。罗友就躲在一旁等待开门。直到天亮,他才得到食物并退场,脸上没有尴尬的表情。他被人记下了他的功劳,因为他跟随桓宣武平定蜀地后,他仔细查看了蜀城的城阙和观宇,对城内外的道路和大小,种植的果树和竹子的数量都一一记录了下来。后来桓宣武漂流到荆州的时候,与简文皇帝一起聚会,罗友也参加了聚会。他们共同谈起蜀中的事,罗友也有所遗漏或遗忘的地方,但都被记录下来了,没有任何错误。桓宣武用蜀城的城阙簿核对他的记录,完全符合他的说法。在场的人惊叹不已。谢公称赞罗友不比魏阳元差。后来罗友被任命为广州刺史,当他去上任的时候,刺史桓豁告诉他不要留宿,罗友回答:“老百姓们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主人家里很穷,可能有酒菜的费用。他与主人有很深的交情,请另选一个日子再听从命令。”征西将军派密探去调查这件事。到了那一天,罗友就去荆州门下书佐的家,表现得很轻松自在,就像以前一样。他在益州时告诉儿子们他有五百个食器,家里大为惊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