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刘每不重蔡公。二人尝诣蔡,语良久,乃问蔡曰:“公自言何如夷甫?”答曰:“身不如夷甫。”王、刘相目而笑曰:“公何处不如?”答曰:“夷甫无君辈客!”

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

庾园客诣孙监,值行,见齐庄在外,尚幼,而有神意。庾试之曰:“孙安国何在?”即答曰:“庾稚恭家。”庾大笑曰:“诸孙大盛,有儿如此!”又答曰:“未若诸庾之翼翼。”还,语人曰:“我故胜,得重唤奴父名。”

诗句:

  1. 王、刘每不重蔡公。二人尝诣蔡,语良久,乃问蔡曰:“公自言何如夷甫?”答曰:“身不如夷甫。”王、刘相目而笑曰:“公何处不如?”答曰:“夷甫无君辈客!”
    注释:王、刘(指东晋的两位名士王坦之和刘孝标注)并不看重蔡谟(字茂伯)。有一次,两人前往拜访蔡谟,交谈了很长时间。于是蔡谟被问到:“您自己认为自己比王夷甫怎么样?”蔡谟回答说:“我比不上王夷甫。”王坦之和刘孝标互相看看笑了笑说:“您什么地方比不上王夷甫?”蔡谟回答说:“王夷甫没有你们这样尊贵的客人!”

  2. 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注释:张吴兴当时只有八岁,牙齿有些不齐,前辈们知道他不是经常这样,于是开玩笑地说:“你口中为什么开着像狗洞一样的大门?”张口就回答说:“正好让你们这些贵人们从这里出入!”

  3.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注释:郝隆在农历七月七日这天,在太阳中仰面躺着晒书。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郝隆回答说:“我在晒太阳。”

  4. 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
    注释:谢安起初有隐居东山的愿望,后来朝廷的逼迫不断,无奈之下,才接受了桓温的邀请,担任了桓温的幕僚。当时有人给桓温送了药草,其中有一味名叫“远志”的药物。桓温拿过来问谢安:“这种药又叫作‘小草’,为什么同一种药有不同的称呼呢?”谢安还未立即回答。此时郝隆在座,随即回答说:“这很容易理解:放在里面是‘远志’,拿出来就是‘小草’。”谢安听了非常惭愧,脸上露出羞愧的神色。桓温看着谢安笑了笑说:“郝参军的回答非常好,很有见解呀。”

  5. 庾园客诣孙监,值行,见齐庄在外,尚幼,而有神意。庚试之以问:“孙安国何在?”即答曰:“庾稚恭家。”庾大笑曰:“诸孙大盛,有儿如此!”又答曰:“未若诸庾之翼翼。”还,语人曰:“我故胜,得重唤奴父名。”
    注释:有个姓庾的人去拜访孙监,在路上遇见孙监的儿子孙齐庄,年纪还很小,却表现得非常精神。庾元规试着问他:“孙安国在哪里?”孙齐庄回答说:“是庾稚恭家。”庾元规听后大笑说:“我们这些子孙都好,只有这个孙齐庄如此出色啊!”又问孙齐庄:“还不如你们这些庾姓子孙那样谦恭有礼。”孙齐庄回来后对别人说:“我之所以能够胜过他们,就是因为可以叫出他们父亲的大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