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孝武属王珣求女婿,曰:“王敦、桓温,磊砢之流,既不可复得,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酷非所须。正如真长、子敬比,最佳。”珣举谢混。后袁山松欲拟谢婚,王曰:“卿莫近禁脔。”
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桓玄出射,有一刘参军与周参军朋赌,垂成,唯少一破。刘谓周曰:“卿此起不破,我当挞卿。”周曰:“何至受卿挞!”刘曰:“伯禽之贵,尚不免挞,而况于卿?”周殊无忤色。桓语庾伯鸾曰:刘参军宜停读书,周参军且勤学问。”
诗句:
1 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 注释:
- 顾长康:指顾恺之,字长康,是东晋著名的画家、书法家。
- 啖甘蔗:吃甘蔗。
- 先食尾:指的是开始食用甘蔗的尾部。
- 问所以:询问原因。
- 云:“渐至佳境”:意思是说慢慢地进入最佳的境界。
- 赏析:
此句描述顾恺之在品鉴甘蔗时,首先品尝尾部,并询问其中的原因。暗示着对事物逐渐深入了解的过程。
- 孝武属王珣求女婿,曰:“王敦、桓温,磊砢之流,既不可复得,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酷非所须。正如真长、子敬比,最佳。”珣举谢混。
- 注释:
- 孝武:指晋孝武帝司马炎。
- 王珣:即王献之,是晋朝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与谢安齐名,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 王敦:指王敦,字处仲,是东晋时期的重要人物,曾建立大功于国家。
- 桓温:即桓温,字元子敬,是东晋末期的重要军事将领及政治人物。
- 磊砢之流:形容人才能出众,与众不同。
- 复小如意:表示虽不是完全符合要求(如意),但仍略为满意。
- 豫人家事:参与家庭事务。
- 真长:指谢安,字安石,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人。
- 子敬:指谢鲲,字景运,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人物。
- 最佳的选择:最好的人选。
- 赏析:
这两句诗讲述了孝武帝请求王献之为他挑选女婿的事情,王献之推荐了两个优秀的人选——谢安和谢鲲,这两个人都是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人物,被认为是理想的配偶。通过这个典故,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伴侣的向往和赞美。
- 袁山松欲拟谢婚,王曰:“卿莫近禁脔。”
- 注释:
- 袁山松:指袁山松,是晋朝时期的人名。
- 拟:计划、打算。
- 禁脔:指珍贵的物品,比喻不可轻易得到的宝贵对象。
- 赏析:
这里描述了袁山松打算将女儿许配给谢安的情况,但王羲之告诫他不要这样做,认为这样的婚姻非常珍贵且难以得到。这反映了他对婚姻的看法,认为不应该随意决定,而是应该慎重考虑。
- 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 注释:
- 桓南郡:指桓玄,字敬川,是东晋末年的军阀、权臣和艺术家。
- 殷荆州:指殷浩,字洪乔,是东晋时期的官员,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学者。
- 作语:说话或辩论,这里是说两人的对话。
- 顾恺之:即顾长康,前面已经提到。
- 火烧平原无遗燎:意味着无论多么猛烈的攻击都不可能留下任何痕迹。
- 白布缠棺竖旒旐:比喻即使面对极其困难的局面也能从容应对。
- 投鱼深渊放飞鸟:意喻虽然处境艰难,但依然保持高远的目标和理想。
- 矛头淅米剑头炊:意味着面对困境时不慌不忙,泰然处之。
- 百岁老翁攀枯枝:比喻尽管年纪已高,仍能坚持做有意义的事情。
- 井上辘轳卧婴儿:比喻虽然处在危险之中,但仍能保持冷静,不受外界干扰。
- 殷有一参军在坐:指殷浩身边的一名参军。
-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比喻处于极端不利的境地却仍然勇往直前。
- 咄咄逼人:形容说话声音响亮而有力。
- 仲堪眇目:指谢朗,字仲堪,是东晋时期的知名人士,由于天生视力不佳。
- 次第:指顺序。
- 赏析:
这是一段关于两位文人之间对话的故事。顾恺之和殷浩通过一系列机智的言辞和幽默的比喻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态度。这些对话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幽默感,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诗人赞美了他们的才智和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