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死,谥曰明元皇帝,子焘字佛狸代立。母杜氏,冀州人,入其宫内,生焘。焘年十五六,不为嗣所知,遇之如仆隶。嗣初立慕容氏女为后,又娶姚兴女,并无子,故焘得立。壮健有筋力,勇于战斗,忍虐好杀,夷、宋畏之。攻城临敌,皆亲贯甲胄。元嘉五年,使大将吐伐斤西伐长安,生禽赫连昌于安定,封昌为公,以妹妻之。昌弟赫连定在陇上,吐伐斤乘胜以骑三万讨定。定设伏于陇山弹筝谷破之,斩吐伐斤,尽坑其众。定率众东还,后克长安,焘又自攻不克,乃分军戍大城而还。焘常使昌侍左右,常共单马逐鹿,深入山涧。昌素有勇名,诸将咸谓昌不可亲,寿曰“天命有在,亦何所惧”亲遇如初。复攻长安,克之,定西走,为吐谷浑慕璝所禽。

赫连氏有名卫臣者,种落在朔方塞外,部落千余户。朔方以西,西至上郡,东西千余里,汉世徙谪民居之,土地良沃。苻坚时,卫臣入塞寄田,春来秋去。坚云中护军贾雍掠其田者,获生口马牛羊,坚悉以还之,卫臣感恩,遂称臣入居塞内,其后渐强盛。卫臣死,子佛佛骁猛有谋算,远近杂种皆附之。姚兴与相抗,兴覆军丧众,前后非一,关中为之伤残。高祖入长安,佛佛震慑不敢动。高祖东还,即入寇北地。安西将军义真之归也,佛佛遣子昌破之青泥,俘囚诸将帅,遂有关中,自称尊号,号年曰真兴元年。

宋书 · 卷九十五 · 列传第五十五 · 索虏

嗣死,谥曰明元皇帝,子焘字佛狸代立。母杜氏,冀州人,入其宫内,生焘。焘年十五六,不为嗣所知,遇之如仆隶。嗣初立慕容氏女为后,又娶姚兴女,并无子,故焘得立。壮健有筋力,勇于战斗,忍虐好杀,夷、宋畏之。攻城临敌,皆亲贯甲胄。元嘉五年,使大将吐伐斤西伐长安,生禽赫连昌于安定,封昌为公,以妹妻之。昌弟赫连定在陇上,吐伐斤乘胜以骑三万讨定。定设伏于陇山弹筝谷破之,斩吐伐斤,尽坑其众。定率众东还,后克长安,焘又自攻不克,乃分军戍大城而还。

焘常使昌侍左右,常共单马逐鹿,深入山涧。昌素有勇名,诸将咸谓昌不可亲,寿曰“天命有在,亦何所惧”亲遇如初。复攻长安,克之,定西走,为吐谷浑慕璝所禽。赫连氏有名卫臣者,种落在朔方塞外,部落千余户。朔方以西,西至上郡,东西千余里,汉世徙谪民居之,土地良沃。苻坚时,卫臣入塞寄田,春来秋去。坚云中护军贾雍掠其田者,获生口马牛羊,坚悉以还之,卫臣感恩,遂称臣入居塞内,其后渐强盛。卫臣死,子佛佛骁猛有谋算,远近杂种皆附之。姚兴与相抗,兴覆军丧众,前后非一,关中为之伤残。高祖入长安,佛佛震慑不敢动。高祖东还,即入寇北地。安西将军义真之归也,佛佛遣子昌破之青泥,俘囚诸将帅,遂有关中,自称尊号,号年曰真兴元年。

注释解释:

  1. 嗣死 - 嗣去世。
  2. 谥曰明元皇帝 - 嗣被追认为明元皇帝。
  3. 子焘字佛狸 - 儿子叫焘,字佛狸(佛狸是拓跋焘的字)。
  4. 母杜氏 - 母亲名叫杜氏。
  5. 冀州人 - 出生地在冀州。
  6. 入其宫内 - 进入后宫生活。
  7. 生焘 - 生下焘。
  8. 不为嗣所知 - 不被嗣所认识。
  9. 遇之如仆隶 - 对待焘如同仆人一般。
  10. 嗣初立 - 即位之初(指拓跋嗣即位)。
  11. 慕容氏女 - 指后来的北魏皇帝拓跋焘的正室皇后。
  12. 姚兴女 - 指后来的北魏皇帝拓跋焘的侧室皇后。
  13. 无子 - 没有生育后代。
  14. 焘得立 - 由于没有子嗣,焘得以继位为帝。
  15. 壮健有筋力 - 强壮有力。
  16. 勇于战斗 - 勇敢善战。
  17. 夷、宋畏之 - 夷族和宋朝人都害怕他。
  18. 攻城临敌 - 攻城掠地,面对敌人毫不畏惧。
  19. 元嘉五年 - 公元四三八年。
  20. 使大将吐伐斤西伐长安 - 派遣大将吐伐斤向西征讨长安。
  21. 生禽赫连昌于安定 - 在安定活捉赫连昌。
  22. 封昌为公 - 封赫连昌为公。
  23. 以妹妻之 - 将妹妹嫁给赫连昌。
  24. 赫连定在陇上 - 赫连定在陇上活动。
  25. 吐伐斤乘胜 - 吐伐斤乘胜追击。
  26. 三万讨定 - 率领三万骑兵讨伐赫连定。
  27. 定设伏于陇山弹筝谷 - 赫连定在陇山弹筝谷设下埋伏。
  28. 斩吐伐斤 - 斩杀吐伐斤。
  29. 尽坑其众 - 全部坑杀敌军。
  30. 定率众东还 - 赫连定带领余部返回。
  31. 后克长安 - 后来攻克长安。
  32. 焘又自攻不克 - 拓跋焘再次发起进攻未能成功。
  33. 乃分军戍大城而还 - 于是调拨军队守卫城池然后返回。
  34. 焘常使昌侍左右 - 经常让赫连昌陪伴自己左右。
  35. 常共单马逐鹿 - 常常骑马追逐打鹿游戏。
  36. 深入山涧 - 深入山林间。
  37. 昌有勇名 - 赫连昌以勇猛著称。
  38. 诸将咸谓昌不可亲 - 将领们都认为不应该亲近赫连昌。
  39. 寿曰”天命有在,亦何所惧”亲遇如初 - 寿说:“天命在身,又有什么可怕的。”态度仍然亲近赫连昌。
  40. 复攻长安 - 再次进攻长安。
  41. 克之 - 攻克长安。
  42. 定西走 - 赫连定逃跑。
  43. 为吐谷浑慕璝所禽 - 被吐谷浑慕璝抓获。
  44. 赫连氏有名卫臣者 - 传说中名为卫臣的家族。
  45. 种落在朔方塞外 - 居住在朔方边塞之外。
  46. 部落千余户 - 拥有一千多个部落。
  47. 沮阳以西,西至上郡,东西千余里 - 沮水以北至上郡,东西约一千公里的地方。
  48. 汉世徙谪民居 - 汉代时期迁徙的百姓居住在这里。
  49. 良沃 - 土地肥沃。
  50. 卫臣入塞寄田 - 卫臣入塞耕种田地。
  51. 春来秋去 -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52. 坚云中护军贾雍 - 苻坚时期的云中护军贾雍。
  53. 掠其田者 - 掠夺其农田的人。
  54. 获生口马牛羊 - 获得人口牲畜。
  55. 坚悉以还之 - 苻坚都归还给他们。
  56. 卫臣感恩 - 卫臣感激涕零。
  57. 遂称臣入居塞内 - 最终臣服并定居塞内。
  58. 其后渐强盛 - 之后逐渐强大起来。
  59. 卫大臣死 - 卫臣去世。
  60. 子佛佛骁猛有谋算 - 儿子拓跋佛佛勇猛善谋。
  61. 远近杂种皆附之 - 远近的民族都依附他。
  62. 姚兴与相抗 - 与后秦皇帝姚兴对抗。
  63. 兴覆军丧众 - 姚兴的军队覆没,伤亡惨重。
  64. 关中为之伤残 - 关中的人民遭受重创和损失。
  65. 高祖入长安 - 拓跋焘进入长安。
  66. 佛佛震慑不敢动 - 拓跋佛佛威慑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67. 高祖东还 - 拓跋焘向东返回。
  68. 即入寇北地 - 迅速侵入北地地区。
  69. 安西将军义真之归也 - 安西将军刘义真归来。
  70. 佛佛遣子昌破之青泥 - 拓跋佛佛派他的儿子赫连昌攻破了青泥堡。
  71. 俘囚诸将帅 - 俘虏了许多将领和士兵。
  72. 遂有关中 - 建立了对长安的统治权。
  73. 自称尊号,号年曰真兴元年 - 自称国号为“真兴”,纪元真兴元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