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既克虎牢,留兵居守,余众悉北归。少帝曰“故宁远司马、濮阳太守阳瓒,滑台之逼,厉诚固守,投命均节,在危无挠,古之忠烈,无以加之。可追赠给事中,并存恤遗孤,以慰存亡”尚书令傅亮议瓒家在彭城,宜即以入台绢一百匹,粟三百斛赐给。文士颜延之为诔焉。龙骧将军兖州刺史徐琰、东郡太守王景度并坐失守,钳髡居作,琰五岁,景度四岁。
时宣威将军、颍川太守李元德戍许昌,仍除荥阳太守,督二郡军事。其年十一月,虏遣军并招集亡命,攻逼许昌城,以土人刘远为荥阳太守。李元德欲出战,兵仗少,至夜,悉排女墙散溃,元德复奔还项城。虏又围汝阳,太守王公度将十余骑突围奔项城。虏又破邵陵县,残害二千余家,尽杀其男丁,驱略妇女一万二千口。刘粹遣将姚耸夫率军助守项城,又遣司马徐琼五百人继之。虏掘破许昌城,又毁坏钟离城,以立疆界而还。
”`
宋书 · 卷九十五 · 列传第五十五 · 索虏
虏既克虎牢,留兵居守,余众悉北归。少帝曰“故宁远司马、濮阳太守阳瓒,滑台之逼,厉诚固守,投命均节,在危无挠,古之忠烈,无以加之。可追赠给事中,并存恤遗孤,以慰存亡”。尚书令傅亮议瓒家在彭城,宜即以入台绢一百匹,粟三百斛赐给。
文士颜延之为诔焉。龙骧将军兖州刺史徐琰、东郡太守王景度并坐失守,钳髡居作,琰五岁,景度四岁。
时宣威将军、颍川太守李元德戍许昌,仍除荥阳太守,督二郡军事。其年十一月,虏遣军并招集亡命,攻逼许昌城,以土人刘远为荥阳太守。李元德欲出战,兵仗少,至夜,悉排女墙散溃,元德复奔还项城。虏又围汝阳,太守王公度将十余骑突围奔项城。
虏又破邵陵县,残害二千余家,尽杀其男丁,驱略妇女一万二千口。刘粹遣将姚耸夫率军助守项城,又遣司马徐琼五百人继之。虏掘破许昌城,又毁坏钟离城,以立疆界而还。
译文:
当敌人攻克虎牢后,他们留下一些兵力驻守此地,其余的部队全部撤回北方。少帝说:“从前的宁远司马、濮阳太守阳瓒,在滑台被逼迫的情况下,坚决守卫城池,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处于危险之中毫不动摇。古代的忠臣烈士,没有比得上他的。应当追赠他为给事中,同时对他的妻子和儿女给予照顾,以此安慰他们的生还者。”尚书令傅亮认为阳瓒的家族居住在彭城,因此建议朝廷应该用国库中的一百匹丝织品和三百斛粮食来赏赐给他的家人。文人颜延之为此撰写了一篇祭文。
龙骧将军兼兖州刺史的徐琰和任太守的王景度因为战败而受到处罚,他们的家人被戴上脚镣手铐囚禁在家中,徐琰当时只有五岁,王景度则只有四岁。
当时宣威将军、颍川太守李元德正在许昌防守,后来又被任命为荥阳太守,负责指挥两个郡的军事工作。到了那一年的十一月,敌军派军队召集逃亡的人马攻击许昌城,任命当地土著刘远为荥阳太守。李元德想要出战,但是由于武器不够,晚上的时候,他们把城墙上的女墙都拆掉并逃跑了,李元德再次逃回项城。敌军又包围了汝阳,太守王公度带领着十几名骑兵突围向项城逃去。敌军又攻破了邵陵县,杀害了两千多户人家,把他们的全部男性人口都杀死了,还掳走了一万两千名妇女。刘粹派遣将领姚耸夫率军协助守卫项城,又派遣司马徐琼带着五百士兵随后加入。敌军挖掘破坏许昌城,又摧毁了钟离城,以此来划定边界而撤退。
注释:
- 索头虏姓托跋氏:索头虏姓托跋氏,他们是汉朝将领李陵的后代,李陵后来投降了匈奴,有许多后代部落,各建有名号。
- 晋初:在晋朝初期。
- 母杜氏:其母亲是冀州人。
- 陵降匈奴:李陵降伏于匈奴。
- 有数百千种:有数以百计的部落。
- 各立名号:每个部落都有自己命名的系统。
- 朕承休烈:我继承了祖先的荣耀与功德。
- 岂可得临万乘之机:怎能面对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
- 岂可得临万乘之机,遘时来之遇:怎能面对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呢?遇到合适的机会,岂能错过?
- 岂可得临万乘之机:岂能面对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
- 岂可得临万乘之机,遘时来之遇:岂能面对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呢?遇到合适的机会,岂能错过?